幼蜈蚣及时与母蜈蚣或种蜈蚣群分离_养殖方法
幼蜈蚣及时与母蜈蚣或种蜈蚣群分离
前面已述及蜈蚣的胚胎孵化到20天左右时,即已具备了初步形状,包裹它们的卵膜已破裂,胚胎的身体已经外露。按高等卵生动物的标准,此时应算完成了孵化过程,但蜈蚣则不然,从卵膜中伸出的蜈蚣幼体——仔蜈蚣,还必须在母亲的怀抱中再度过20天的时间,这一时间叫育仔期。在此期间,虽然母蜈蚣并不给它们提供温度、湿度等孵化条件,也不给它们提供营养物质、饮水等生长发育条件,更未发现仔蜈蚣与母体之间有何血肉联系,但如果将此时的仔蜈蚣强行剥离母体,则它们就会很快死亡这可能是因为:此时的仔蜈蚣体表的防御性外壳还未形成,体内的免疫系统也未发育完整,母蜈蚣将它们抱于怀中时,会经常不断地在仔蜈蚣团的外表面舔舐,其唾液中含有的杀菌物质在它们的外表面形成了一层防护膜,因而它们得以生成与继续发育。
仔蜈蚣在育仔期中继续完成其胚胎发育过程,完成三次蜕皮,逐渐将卵黄吸入体内利用。当仔蜈蚣各个系统已发育完整,外形上与成体蜈蚣已基本相似,体色由刚破卵膜时的米白色变成蛋黄色时,仔蜈蚣即爬出母体的怀抱,在母体周边活动,母蜈蚣也开始自由活动此时,仔蜈蚣即进入了幼蜈蚣阶段,它们已具备了捕捉食物、寻觅饮水、逃避敌害等方面的本能,可以离开母体独立生活。由于此时母蜈蚣身体极度衰竭,急需营养,当受到突然刺激时,容易咬食身边的幼蜈蚣。如在群养情况下,其他蜈蚣也易侵害刚下地的幼蜈蚣,因此要及时将幼体蜈蚣分出来。
如孵化时,母蜈蚣住的是单间“产房”,则此时只需将母蜈蚣从“产房”中取出即可。如果母蜈蚣采取的是群养共池的办法孵化,则可采取引诱法将幼蜈蚣从饲养土中诱出,然后转移出来。具体做法是:利用幼蜈蚣喜群集、爱吃甜食的习性,用几块清洁的、钻有若干小洞的人造海绵,在含有葡萄糖、奶粉的溶液中浸泡片刻,然后在傍晚放入蜈蚣池的活动场,幼蜈蚣会爬往海绵吃食和休息,次日晨,将海绵用镊子轻轻夹起,移到准备好的养殖器中,将其内的幼蜈蚣抖落出来。
上一篇:火鸡产蛋箱_养殖方法 下一篇:香猪养殖“秀”生态_养殖方法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