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的生物学特性_养殖方法
蜈蚣的生物学特性
生物学特性
1、蜈蚣的形态特征
蜈蚣又名天龙、百足虫、钱串子,属于节肢动物门、多足纲、唇足目、蜈蚣科。是传统的中药材,具有败毒抗癌、息风解痉等功效。蜈蚣分头部和躯干两部分,呈扁平长条形,常见的成年蜈蚣长9~20cm,宽0.5~1cm,全体共22个环节,最后一节如刺状。气微腥,味辛而微咸。
我国人工养殖的一般都是符合国家药用标准的蜈蚣。有红头和黄头(金头)两个品种。红头蜈蚣头部呈红褐色,背部黑绿色,有光泽,并有2条突起棱线,腹部棕黄色,足黄色或红褐色;黄头蜈蚣头部呈黄色或金黄色,身体为黑色,具有光泽,腹部淡黄色或黄色,足为黄色或红色。身体结构大体相似,药理作用基本相同。
2、生活习性
蜈蚣喜欢阴暗、潮湿、陈旧的地面。为了满足身体对水分的需要,在自然条件下,一般栖息在山坡、田野、路边或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柴堆以及砖瓦缝隙里。
蜈蚣是典型的肉食动物,性情凶猛,食性广杂,喜食各种昆虫之类的小动物,有时凭着它能射出毒液的颚牙也能杀死比自己大得多的小动物。蜈蚣的视力很差,稍微远一点的东西都看不清楚,难于觅食及防御敌害,它只靠一对细长的伸向前方的触角探路及捕获猎物。
蜈蚣从卵孵化到幼体发育、生长,直到成体,均需经过数次蜕皮。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幼蜈蚣一般一个多月蜕一次皮,每蜕1 次皮就算增大一龄。从幼虫到成虫,大约需经过4-6次蜕皮,9-10个月就可达到10厘米以上,即4-6龄的成体商品蜈蚣。而野生的蜈蚣则需要8次蜕皮,3-4年才能达到成体蜈蚣。
蜈蚣在蜕皮时无反抗能力,且新皮鲜嫩,谨防蚂蚁叮咬。
上一篇:锦鲤饲养健康管理要点_养殖方法 下一篇:肉鸭养殖的大棚建设_养殖方法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