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蕾铃减少脱落的方法
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
一是生理脱落。这也是主要的脱落原因。蕾铃脱落是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一种生物适应性。主要原因是由于气象条件和营养条件的相互影响,导致棉花植株体内代谢失调,营养不足,引起蕾铃生理脱落。
二是病虫危害。病虫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蕾铃脱落。棉蝽象和棉铃虫是直接危害者,棉蚜间接危害者,棉花枯萎病也会造成蕾铃脱落增加。
三是气候因素。暴风雨、冰雹造成的损伤,均会导致蕾铃脱落增加。在不利气象条件中,田间光照不足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由于花蕾期遮蔽程度大,棉田中下部光照强度迅速减少,不能达到光补偿点,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营养物质积累少,下部蕾铃养分不足而脱落。
减少蕾铃脱落的主要措施
要选用良种。选用光合效能高,结铃性强而且集中,抗性强、脱落率低的优良品种,这是减少蕾铃脱落的基础。
改善肥水供应条件。合理进行肥水管理,控促结合,排灌结合,培肥地力,促进棉株根系的吸收能力,保证营养物质的吸收供应。对瘠薄棉田、肥水供应不足棉田,追施尿素10~15千克/亩,防止早衰,土壤干旱时可先施肥后浇水。为了防止棉花贪青晚熟,可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中下旬进行叶面喷肥,补充营养,用磷酸二氢钾、硼砂、白糖混合液喷雾,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可减少蕾铃脱落。
改善棉田光照条件,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要在封行后,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枝、打顶,改善田间通透状况,提高光合作用,使中、下部叶片光合作用能正常进行,从而减少蕾铃脱落。
科学进行化学调控。对高肥水棉田,通过从现蕾期开始用助壮素,调节棉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控制植株,矮化株型,可以改善田间光照条件,协调植株营养分配,减少蕾铃脱落。
摸清病虫害发生规律,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按照农业植保部门科学指导,根据不同病虫害类型、不同发生时期,采用综合技术防治。防治棉铃虫要防在产卵高峰期、幼虫期,可用20%灭多威1000倍液或40%久效磷1000倍液;40%久效磷1000倍液+2.5%二氟氯氰菊酯1500倍液防治。喷药时间应在上午9时以前、下午5时以后,喷细、喷匀;伏蚜可用40%久效磷防治。防治病害要抓住关键时机,在病发初期防治,尽量减少因病虫害引起的脱落。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预防药害,保护好天敌,保护好棉田生态环境。
上一篇:室内宜种什么花为好 下一篇:西红柿上卷叶的几种原因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