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小麦赤霉病要避免四大误区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如果防治不当会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和品质影响。近期调查发现农户在防治赤霉病过程中仍存在诸多误区。
误区一:重治轻防,见病用药,错过最佳防治时期。
小麦赤霉病可防不可治,应以预防为主,主动防御,同时用药时期的选择会直接影响着防效高低。众多资料介绍赤霉病用药时期为“抽穗期到扬花期”,如此长的用药时期内,不同时间段用药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有部分农户选择在孕穗期或是扬花末期用药,更有甚者见到粉红色霉层后再用药,都没有把握住最佳防治时期,防效较低。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最佳防治时期为小麦齐穗到扬花5%时。抽穗期遇连阴雨天气,赤霉病有流行可能时,喷药宁早勿晚,不要等到天晴时或扬花时再喷药,应抢雨隙多次喷药防治;若使用内吸性好、持效期长的药剂防治时期可提前到小麦抽穗初期。
误区二:盲目选择药剂,忽略药剂抗性及作用机理互补的问题。
目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有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福美双等。近几年,农户普遍反映多菌灵不灵了,其他药剂效果也不好了,这不能排除部分药剂质量存在问题,还应考虑抗性菌株的关系,同时还与农户不注意将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混配使用有密切关系。
喷施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是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措施之一。时隔20年,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性问题已经引起高度关注,在出现某些药剂防效减低的区域,建议积极关注新品种,如戊唑醇·咪鲜胺混剂(赞米尔)、氰烯菌酯(劲护)、烯肟菌酯等。同时,要注意不同作用机理药剂的正确混用,确保所使用药剂具备内吸治疗、保护铲除的多重功效,全面阻止病害蔓延。
误区三:亩用水量偏少,不利于药效发挥。
通过走访得知,部分麦区农户使用常规喷雾器喷雾亩用水量多为15升,更少者仅为10升,如此少的用水量,会影响到药效的正常发挥。为保证药效,使用常规喷雾器亩用水量宜在45升-60升之间,或是加入药效保证剂,如展透等。
误区四:不能正确掌握用药次数。
用药次数没有固定的标准,要综合考虑菌源量、发病情况、药剂防治效果等因素,对于往年发病重的地块有必要进行两次防治,同时注意雨后补喷,对于第一次用药效果不好的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在第一次用药后7天左右使用第二次药剂,可以更好地控制病菌的蔓延,减少损失。
上一篇:常喝去湿茶 可以预防风湿 下一篇:李子种植避免冻害的措施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