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县杂交水稻品种布局及配套栽培技术【库百科农业网】
施秉县杂交水稻品种布局及配套栽培技术
自新《种子法》颁布以来 ,新品种选育推广速度大幅度加快。2007年以来,施秉县每年推广杂稻有80多个,品种数量多、特征特性复杂、适应性各异。为了准确掌握品种的特征特性,搞好品种合理布局、实现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良种优良特性、指导群众科学选择用种和确保农业用种安全已成为种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2007年以来,结合引种试验、品种展示和生产调查,当地开展了杂交水稻品种特征特性研究,初步探索了施秉县杂交水稻品种布局及配套栽培技术。
1 主要推广杂稻品种类型的主要性状表现
1.1 中优系列
主要品种有中优177、中优608、中优85、中优808、中优849、中优169等。该类品种数量多、适应性广、分布范围较大,生育期中熟,分蘖力中等;植株中偏高,株型整齐,粒型中长,外观米质较好,食用品质中上等。也有一些品种食用品质较差,一些大穗型品种分蘖力较差,株型较披散。抗稻瘟能力中等偏弱,不耐肥,抗倒力较差。
1.2 宜香系列
主要品种有宜香1979、宜香3003、宜香9号、宜香725。该类品种数量较多、品质好,是我县优质稻的主推品种,生育期大多中熟,也有一些偏晚熟,分蘖力中等,植株较高大,穗着粒数多,粒型多为长粒型,结实率较高,后期落色好,在我县较耐稻瘟病,外观品质较好,食用品质好。
1.3 内香系列
主要品种有内香8518、内香8156,内香2924。该类品种生育期中迟熟,分蘖力中等,植株中偏高,穗层整齐,株型松散适中,上层叶片中宽直立,后期落色好,粒型多为长粒型,米质优,口感好,较感稻曲病。
1.4 T优系列
主要品种有T优855、T优300、T优 618、T优272。成熟期变化较大,从偏早到偏迟均有分布;多数品种叶片略厚,叶色偏深,株型整齐,株型松散适中,分蘖中等;落色好,落粒性中等偏差,耐稻瘟病,粒型变异较大,椭圆到长粒型均有表现,丰产性好,产量较高,深受农民欢迎。
1.5 II优系列
主要品种有II优838、II优63、II优7号等。该类品种生育期为中迟熟,植株较高大,株叶型较整齐,分蘖力较强,茎秆较粗壮,叶色较深,耐肥抗倒力较强;穗着粒数较多,结实率较高,不同品种稻瘟病抗性差异较大。但总的表现感病,稻曲病偏重发生。米质中等。
1.6 超级稻
主要品种有中浙优1号、准两优527、扬两优6号。根据跟踪调查测产,超级稻品种在我县表现为植株较高大、根系发达、株型适中偏散、穗子大、穗着粒数多、抗逆性较强等特点,但结实率受栽培管理水平变异较大,超高产栽培要注意提高结实率。
1.7 其他高产优质品种
主要品种有科优21、B优827、湘优109、泸香615。该类品种具有产量、米质、抗性、长势的全部或部分优势,大多数表现穗子长、着粒数较多、产量高,深受广大农民朋友喜爱。
2 杂交水稻的品种布局原则
2.1 品质较优良的优质稻品种
包括宜香系列、内香系列及其他较好杂稻品种,这类品种主要定向于生产水平较高、商品率较高的优质稻生产区。
2.2 综合性好、适应范围较广的普通杂交品种
包括中优系列和T优系列,这类品种具有产量较高、品质较好、抗性较强的特点,在全县范围内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
2.3 超级稻和其他高产品种
包括超级杂交稻和其他高产杂交品种,这类品种产量高、抗逆性较强、易实现高产稳产,适应生产水平较高的坝区或高产栽培。
2.4 其他抗逆性较强的品种
其他抗逆性较强的杂交品种,主要用于高寒山区冷浸田和病害较重的地区。
3 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
良种良法配套推广技术是挖掘品种产量潜力的必要条件,是实现高产优质的必要措施。我县推广杂交水稻新品种,其配套栽培技术如下:
3.1 全面采用旱育稀植技术
旱育稀植的引进改良已成为我县水稻生产一套成熟的技术体系。旱育秧、旱育两段秧、旱育抛栽能够适应我县不同生产条件的栽培需要,技术要点是苗床培肥和消毒,(www.613935.com)根据秧龄确定播种密度。
3.2 拉绳栽秧,规范栽插
通过拉绳栽秧,确保田间落田苗数和群体营养状况良好。根据水稻生产条件和品种生产特点,采用宽窄行、分厢栽插,确保毎667㎡穴数达1.0~1.6万,毎667㎡落苗6万~8万。
3.3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水稻需肥特点,调控肥料种类和搭配、施用量及施用时期,这样能节约肥料和提高肥料利用率,以满足水稻营养需要和夺取高产。施肥技术要点在于早施重施基肥,充分发挥我县中稻营养生长期较长的高产优势和补施穗肥,改变轻视穗粒肥施用的传统习惯。
3.4 施行病虫害综合防治,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
通过品种合理布局,采用旱育秧方式,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强化肥水管理等一系列栽培措施的综合运用,提高水稻新品种抗御病虫的能力。对于优质稻品种,要强调无公害农药品种的运用,实现无公害化栽培目的。根据病虫测报,选择最佳防治时期,实行综合防治,以提高防治效果,减少或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3.5 根据新品种特性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提高稻米产量和品质
对于生育长、分蘖力强且具有2次灌浆特点的优质稻品种,在肥水管理上应适当提前控苗、延长灌浆期水层,以确保灌浆期水分需要,从而提高千粒重和结实率,确保高产。完熟后排水晒田,适当推迟收获,以确保米质优良。对于米质较好、分蘖力中等、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在栽培上要强调有机肥一次施足,以确保前期分蘖发足、发够,后期营养供应充足,便于夺高产和实现优质。这些技术措施对水稻新品种产量品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4 总结我县杂稻品种布局和配套技术推广
4.1 做好新品种引种、新品种展示试验,为水稻生产提供充足的后备良种
为了做好杂稻新品种的推广,我县认真完成了黔东南州种子管理站每年安排的引种、新品种展示试验。对于在品种比较试验中表现突出的新品种,根据她们的特点选择适应范围进行品种展示,在此基础上,对于表现好且通过国家级或省级审定的新品种则直接投入生产,用这样的方法可加速品种的新老更换速度。每年秋收季节组织有关专家、农技推广部门、种子企业、种子经营户以及广大农民对展示的新品种进行现场参观和测产验收,用各种方法宣传和推广新品种。
4.2 优化品种格局,确保产量、质量稳定提高
根据水稻生产条件实行品种定向,力争实现各类品种的优化布局,形成适应我县不同生产特点和满足产量、品质、抗性、生育期各类不同要求的优化的品种格局,实现水稻产量水平的整体提高。在确保杂交水稻新品种推广时,严格按如下技术步骤实施:先引种试验,稳步扩大面积,实现新老品种的及时的逐步更新换代,确保水稻品种结构的动态稳定;通过宣传和调控,使杂稻新品种推广做到贮备一批、推广几个、扩大一部分、稳定一部分、淘汰一部分,确保有价值的杂稻新品种能够快速推广,确保水稻品种群体始终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
4.3 品种布局的改变推动了水稻生产的格局变化和产业发展
在生产实际中,通过引种推广超级稻,引种推广一大批香型优质稻(如宜香系列、内香优系列的香型杂稻品种),以使我县水稻产量、品质大幅度上升,并带动一批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的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形成满足产量、平质、抗性和满足早、中、晚熟等各种要求的品种格局,并实现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的改变,这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县水稻种子的技术水平,使我县水稻实现了产量、品质双提高,从而推动了我县水稻产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简介:
姜素娥(1971—),女,贵州施秉人,大学专科,农艺师,研究方向:水稻品种布局及配套栽培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