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方向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库百科农业网】
水稻种植方向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 供试品种
尚品6号。
2. 种植方向
磁南偏西20°、磁南偏东20°、正南方向、正西方向。
二、田间管理
1. 育苗
2013年3月26日用25%咪鲜胺水剂2800倍液浸种,4月1日捞出,4月5日育苗,采用大棚隔离层育苗,每平方米播种0.3千克,其他管理正常进行。
2. 插秧
5月24日插秧,采用大垄双行,株距19厘米,小行距20厘米、大行距50厘米,密度为10 030株/亩,株行距按绑好的线拉绳插秧。
3. 整地施肥
5月18日机械耙地、整地,亩施尿素5千克、磷酸二铵7.5千克、硫酸钾5千克。
4. 草害防治
5月29日(移栽5天后),每亩用60%丁草胺乳油100毫升+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50克,毒土法施药,施药时保持3~5厘米水层5~7天,不串灌,以免药剂随水流失。水不足时缓慢补水,不要断水,以防降低除草效果。
5. 追肥
6月5日,插秧10天后每亩追施尿素5千克促分蘖;7月13日,每亩追施尿素5千克和硫酸钾5千克做攻穗肥。
6. 水分管理
插秧期保持浅水层。缓苗期保持5厘米水层,深水护苗。返青后至有效分蘖末期采用浅水灌溉,水深保持3~5厘米。有效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采用深水灌溉或间歇灌溉控制无效分蘖。幼穗分化至乳熟期(7月上旬至8月下旬)采用1~2厘米浅水灌溉,若孕穗期遇17℃以下低温时要深灌水(10~20厘米)护胎。乳熟至收获前(8月下旬至9月中旬)采用间歇灌溉法,使土壤保持饱和水状态,在收获前7天断水,(www.613935.com)灌溉要采用昼停夜灌方式进行。
7. 虫害防治
柳河县主要害虫有:稻水象甲、负泥虫、二化螟虫、三代黏虫等。
①稻水象甲。在插秧前1~2天喷施苗虫净防治潜叶蝇、稻水象甲。
②负泥虫。移栽1周后每亩用维稻(主要成分:水胺硫磷17.3%、马拉硫磷19.5%)60毫升,对水15千克均匀喷雾防治稻水象甲、负泥虫等。一般触杀性杀虫剂都可以,防治稻水象甲时兼治此虫。
③二化螟虫。7月16日,在水稻枯鞘期即幼虫初期施用农药,亩用18%杀虫双水剂400毫升对水15千克喷雾防治。也可在水稻田中每50亩安1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成虫。
④三代黏虫。8月10日,用4.5%顺式氯氰菊酯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8. 病害防治
①叶瘟病。每亩用枯草芽孢杆菌10克(有效成分含量1000亿个/克,可湿性粉剂)对水30千克喷雾防治。
②穗颈瘟。在始穗期与齐穗期两次用药预防,每亩用40%稻瘟灵或20%三环唑100克对水50千克,或每亩用枯草芽孢杆菌10克对水30千克在晴天下午进行均匀喷雾。以上药剂要交替使用,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三、产量结果分析
本试验在品种和栽培管理水平一致的条件下,测产结果表明,在标准水(14.5%)下的产量由高至低分别是:磁南偏西20°方向的产量是614.59千克/亩;磁南偏东20°方向的产量是547.76千克/亩;正南向的产量是509.86千克/亩;正西向的产量是460.95千克/亩,地力对小区产量无影响。由此可得出,在栽培密度、田间管理相同的条件下,磁南偏西20°(也是高光效栽培)方向的小区产量最高,是一种充分利用风、光、温等气候资源从而提高水稻产量的新型栽培模式,可以明显改善水稻群体微气象环境,通风好、透光性高,边际效应明显。
水稻种植方向不同对产量有一定影响,种植方向对水稻的增产潜力有待今后进一步试验研究。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