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马铃薯、黄豆种植模式效益及栽培技术【库百科农业网】
秋冬马铃薯、黄豆种植模式效益及栽培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农村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转化,农民种田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已经从传统单一种植模式向多元高产高效模式转变、从传统粮棉油种植结构向经济效益型种植结构转变,种植业、养殖业都在探索新型复合种养新技术、新模式。潜江市通过近年来对秋马铃薯—冬马铃薯—黄豆这种种植模式的试验探索,一年三收,效益可观,每年种植面积133.33hm2以上,累计种植面积667hm2。该模式已经取得成功,现将该模式的效益与技术介绍如下。
1 秋马铃薯种植技术
1.1 茬口安排
早黄豆8月下旬适时收获,收后及时施足底肥,翻耕整田,要求田平土细,8月26日后至9月10日前适时尽早播种秋马铃薯,保证在10月1日前出齐苗。
1.2 效益分析
667m2产鲜马铃薯1108kg,销售单价1.8元/kg,667m2产值1 994元;667m2成本902元,其中种薯520元(用种量200kg/667m2)、肥料260元、农药42元、机械耕整80元,每667m2纯收入1 092元。
1.3 技术要点。
1.3.1 品种选择
选用生育期短、膨大快、休眠期短、抗病性强的早熟脱毒品种东农303、费乌瑞它、中薯1号等。种薯大小以25g左右为宜,如果太大要进行切块分芽,提倡整薯播种。
1.3.2 适时育芽
用10mg/kg九二零液浸种10min后,捞起晾干。把干净稻草用50%多菌灵300倍液均匀喷雾,做成3cm厚育芽床,然后在上面摆上种薯,摆一层种薯,盖一层草,如此1~2层,最上面需盖3cm厚的草,育芽期间芽床湿润透气。5~7d后扒开稻草检查,捡出芽长1cm以上的种薯,摊放在室内散射光下炼芽待播。
1.3.3 合理施肥
底肥一定要足,为保证马铃薯后期不出现脱肥早衰现象,667m2施45%含量的复合肥75kg和硫酸钾20kg。另用辛硫磷拌毒土撒施防治地下害虫。
1.3.4 适时播种
8月底晴天下午4点后播种。科学垄作,采取畦宽80cm,双行错窝种植方式.
1.3.5 合理密植
秋马铃薯生长快,结薯早,地上部植株生长不及春马铃薯旺盛,所以密度要适当提高,以株距20~25cm,行距40cm, 667m2播6 000~8 000穴为宜,瘦地宜密。
1.3.6 降温保湿
为了防止秋季的高温天气引起的烂种,适度盖稻草、青草等物,起到遮光降温、防旱保湿、防止土壤板结的作用,以利出苗整齐,苗全苗壮。
1.3.7 防灾减害
开好三沟,抗旱排渍,初花期适时化调。科学预防马铃薯青枯病、晚役病、蚜虫等病虫害, 11月中下旬适时收获。
2 冬马铃薯种植技术
2.1 茬口安排
秋马铃薯收获后,施足底肥,与秋薯同样标准耕整大田,12月中下旬播种,5月上中旬收获。
2.2 效益分析
667m2产鲜马铃薯1730公斤,销售价格1.32元/公斤,667m2产值2283元;667m2成本988元,其中种薯520元(用种量200公斤/667m2)、肥料260元、农药48元、地膜80元、机械耕整80元。667m2纯收入1295元。
2.3 技术要点
2.3.1 品种选择
与秋马铃薯品种一样,提倡整薯带芽播种。
2.3.2 合理施肥
施足底肥、耕整、土壤药剂处理同上。
2.3.3 适时播种
冬马铃薯在12月中下旬至翌年元月上中旬播种[1],选择晴朗天气播种,株距26~28cm,行距40cm,播种深度10cm,密度5000~5500穴/667m2。播种后进行封闭除草,667m2用都尔或者禾耐斯100ml对水50kg均匀喷雾进行芽前封闭。
2.3.4 覆膜保温
喷施除草剂后,用地膜覆盖垄面,并用土将膜边压实,防风吹开,保温保湿,减少水分散失,提高除草效果。
2.3.5 田间管理
气温稳定在10℃以上,马铃薯出苗达6~8叶,幼苗顶膜时,破膜引苗;苗期封行出现旺长,667m2用50%多效唑50g对水40kg喷施2次,控旺促进薯块膨大生长;注意抗旱排渍,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主要是马铃薯早、晚疫病、青枯、病毒病,蚜虫、瓢虫、潜叶蝇及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
2.3.6 择时收获
5月上中旬适时根据市场行情及时杀青采收、销售或储藏,提高经济效益。
3 大豆种植
3.1 茬口安排
冬种马铃薯收获后,立即耕整大田,精耕细整,田平土碎,5月中下旬黄豆播种。
3.2 效益分析
667m2产大豆190kg,销售价格5.2元/kg,667m2产值988元。667m2成本238元,其中种子80元(种子用量10kg/667m2)、肥料56元、农药22元、机械耕整80元。667m2纯收入750元。
3.3 技术要点
3.3.1 选择良种
选用早熟品种鄂豆8号、中豆33等。
3.3.2 适宜播期
马铃薯收获后,尽量早播,适宜播期5月中旬。
3.3.3 施足底肥
667m2施45%高含量复合肥30~40kg。
3.3.4 合理密植
肥力高的土壤亩定苗1.5万株左右,株行距:15cm×30cm;肥力低的土壤667m2定苗1.8万株左右。
3.3.5 叶面喷肥
开花初期,对苗情长势差的田块,每667m2用浓度0.05%~0.1%钼酸铵的溶液50kg加磷酸二氢钾100~150g加尿素100g喷雾,每隔7d 1次,连续2次,促结荚增粒重。对旺长田,667m2用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100g对水50kg喷施,防治黄豆倒伏。
3.3.6 抗逆减灾
黄豆既怕旱又怕渍,要高标准开好三沟,做到能排能灌。黄豆播种后可用乙草胺进行芽前封闭化学除草,出苗后选用苗后专用除草剂除草。整个生育期按照“浅、深、浅”的标准中耕3遍,最后一次还要进行培土,防止倒伏。黄豆病虫害较少,但要适时防治好苗期的根腐病、蚜虫、中后期防治号斜纹夜蛾、豆荚螟等病虫害。
4结论
该薯—薯—豆模式667m2平均年总产值5264元,成本2 128元,纯收入3 137元。相比小麦—水稻667m2收益1 563元(小麦143元+水稻1 420元),增收1 574元;比小麦-棉花亩收益1757元(小麦143元+棉花1 614元),增收1 380元;比油菜—水稻667m2收益1 841元(油菜421元+水稻1 420元),增收1 296元;比油菜—棉花亩收益2 035元(油菜421元+棉花1 614元),增收1 102元。由于该模式一年可以种三季,生产成本适中,劳动强度不大,经济效益好,可以在与潜江市气候特征相同的江汉平原进行大力推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稳定粮食生产安全的重大意义,由于一年三收,茬口连接紧凑,马铃薯、黄豆宜选用丰产性好,抗逆性、适应性强的早熟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振凤,刘克红,肖贞林等.两薯连作高效种植模式及其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10):109-110.
作者简介:
廖翠红(1974-),女,汉族,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
通讯作者:
蒋代铭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