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菌核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_大蒜菌核病 危害及防治
大蒜菌核病的传播渠道和发病条件
以菌核在土壤中或蒜种上越冬,豆瓣状菌核可在土中存活10-13个月,在灭菌砂中可萌发30%左右,该病在河南间歇产生。
大蒜菌核病的防治措施
以提高温度的生态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能够控制该病流行。
(1)生态防治。大棚上午以闷棚提温为主,下午及时放风排湿,发病后可恰当提高夜温以减少结露,早春日均温控制在29摄氏度或31摄氏度高温,相对湿度低于65%可减少发病,防止浇水过量,土壤湿度大时,恰当延长浇水间隔期。
(2)物理防治。播前用10%盐水漂种2-3次,汰除菌核,或塑料棚采用紫外线塑料膜,可抑制子囊盘及子囊孢子形成。也可采用高畦覆盖地膜抑制子囊盘出土释放子囊孢子减少菌源。
(3)农业防治。有条件的实行与水生作物轮作或夏天把病田灌水浸泡半个月,或收获后及时深翻,深度要求达到20厘米,将菌核埋入深层,抑制子囊盘出土。同时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强寄生抗病力。
(4)大棚或露地出现子囊盘时,采用烟雾或喷雾法防治。用15%速g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667m2250g,熏1夜,隔8-10天1次,连续或与其它措施交替防治3-4次;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667m21kg;或喷洒50%速g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扑海因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5%菌核光悬浮剂6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于盛花期喷雾,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60升,隔8-9天1次,连续防治3-4次,病情严重时,除正常喷雾外,还可把上述杀菌剂对成50倍液,涂抹在瓜蔓病部,不仅控制扩展,还有治疗作用。
(5)在土壤中添加0.5%及1%的S-H混在一起物(稻壳、蔗渣、虾壳粉、矽酸炉渣)等加尿素、过磷酸钙、硝酸钾制成土壤添加剂或土壤添加矿灰、碳酸钙都可显著抑制菌核病的产生。
(6)种子和土壤消毒。定植前用20%甲基立枯磷配成药土耙入土中,每667m2用药0.5kg对细土20kg拌匀;种子用50摄氏度温水浸种10分钟,即可杀死菌核。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