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白灵菇哪些需要注意?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5-25|点击次数:
栽培白灵菇哪些需要注意?-库百科养殖网
栽培白灵菇哪些需要注意?
栽培白灵菇哪些需要注意?请给予介绍栽培白灵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后熟培养 白灵菇菌丝长满袋后不能立即出菇,需要经过50-60天的生理成熟才能出菇。这个阶段应控温在20-25℃,如温度低,时间还要延长,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75%,增加一定的光照。 2、搔菌 当白灵菇菌丝将要达到生理成熟时(后热40天左右),开始搔菌。这样做可定位出菇,减少袋内菇、畸形菇的发生,从而提高优质菇的成品率。具体方法:打开准备出菇的那头菌袋口(最好采用一头出菇法),用经过消毒的镊子去除中间的接种块,然后重新系上袋口,袋口和料面要保留一定空间,扎口不可太紧。 3、催蕾 把经过搔菌的菌袋双排摆放于塑料大棚内,要做到集中入棚、集中催蕾,搔菌的那头朝外,菌袋最上面覆盖避光的编织袋(减少袋内出菇),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0%,增强光照,加强通风,温度控制在0-20℃。晚上若外界气温很低,早晚只需拉放草苫即可增加低温和温差刺激了,不必撩开塑料膜。这样经过10-15天的催蕾,就会在搔菌处出现米粒状原基。 4、出菇 刚出现原基时,去掉袋绳,不可完全打开袋口。棚温控制在12-18℃(不可低于5℃或高于20℃),空气相对湿度85-95%,根据棚温调整光照、通风量。当菇蕾长到黄豆大小时撑开袋口,当菇蕾长到花生米大小时进行疏蕾,每袋只保留1个健壮、菇形好的菇蕾。疏蕾后做到干干湿湿,干湿交替的管理,随着菌盖、菌柄的分化,就可以完全打开袋口了。打开口后出菇架。采用单排墙式出站为好,保证足够散射光,适当延长通风时间,10天后即可采收。 采收潮菇后,脱去外袋,将未出菇的一头向上,进行覆土出菇,还能出一个优质菇,总生物转化率可达80%。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