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栽培袋开孔注意事项【库百科农业网】
黑木耳栽培袋开孔注意事项
黑木耳栽培袋开孔是为了定位诱导出耳,开孔方式常见的有“V”形孔,圆形“O”形孔,“十”字形孔、长条“I”形孔等多种形式,下面介绍“V”形口和圆形孔“O”的具体方法。
1 划口工具要求和茵袋处理。划口前必须用1.0%高锰酸钾溶液或0.1%托布津药液用纱布沾药液进行菌袋表面消毒,用75%乙醇(酒精棉球)消毒刀片或钉板。划口时刀片不宜反复使用药水消毒。那样会杀伤菌丝,致使出耳不齐。
2 划口的环境。划口应在栽培棚内环境清洁的地方集中进行,并要选择晴天无风的天气,避免培养基被风吹干而影响出耳。室外直接划口下地的湿度条件相对室内不易调控,不利于菌丝恢复。
3 划口位置。划口位置要在袋和料紧贴处划口,距地面约5-6厘米,以免出耳时耳片贴地湿度过大造成烂耳。有下面几种情况可以不划:不要在感染部位划口,不要在培养料和袋分离的地方划口,不要在菌丝没发到的地方划口,不要在耳芽的地方划口,不要在袋内原基处划。
4 划口方式。①V型口。V型口的边长2-2.5厘米,角度45-55度,深度0.5厘米,呈品字形分布。每袋划口12个或15个,底部V型口距地面5~6厘米。要注意划口斜线不能过长,斜线过长朵型大、耳基比重大、商品质量下降;当原基形成期间斜线过长造成水分和营养散失,不易形成原基或原基形成大朵难;斜线长,生长速度相对慢致使成熟采摘期延后。对于秋耳当生育积温低时影响耳片的成熟:斜线长穴口过大,培养基裸露面积大,(www.613935.com)外界水分易渗入袋内,提高了杂菌感染机会。斜线过短,出耳口少,造成营养浪费。
孔口的排列、菌袋划孔的位置和数量根据菌袋的规格和栽培方式不同而不一样。长袋12厘米×55厘米的立式斜放栽培的,每袋划4层,每层3-4个口,上下层孔口呈“品”字形排列,每袋划14-16个孔口,底层孔口离菌袋底部(离地面)应有5厘米距离。以免长耳时进行喷水管理时泥土溅脏耳片;卧式栽培的,应横向布局划口。17厘米×33厘米短袋的均为立式栽培,可垂直划口3层,“品”字形排列,每袋可划8-12个口。在实际生产中,对于17厘米×33厘米短袋,建议春耳划15个口、3-2品字形排列,秋耳12个口、2-1品字形排列。
V形孔上大下小,孔的上方薄膜不划破,划口处下方的三角薄膜,由于耳基形成即翘起,似伞一样遮盖于穴口,培养阶段喷水时起到保护伞作用,避免喷水直透穴口,引起杂菌污染。缺点是耳基大,需要进行人工撕片,耳基多被丢弃影响商品性状,造成人力物力浪费。
②圆形小孔。近年耳片小、片薄、朵形小的木耳。受到部分消费者的热捧,在市场上的售价高于常规大朵形木耳。在实践中将切割V形口改为刺孔出耳方式,效果不错。小孔出耳的最佳出耳孔密度、直径是孔间距1.5-2厘米、孔径4-6毫米。圆形小孔出耳克服了V型口大孔出耳法的缺点,单耳率高、耳基小、品质高、商品性状好,采摘时不易带木屑,采后处理容易。较V型口出耳不易流耳,转潮快营养利用充分。小孔出耳要注意选择紧实度适中的菌棒,发菌时间要适当不可过长以免造成菌棒的袋料离层,不易打孔。春耳成耳时间较秋耳快,耳片相对易粘连,秋耳小孔出耳的效果更优。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