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菇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菌菇种植

斑玉蕈工厂化栽培技术[农广天地]【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斑玉蕈工厂化栽培技术[农广天地]

斑玉蕈工厂化栽培技术[农广天地]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

[农广天地]斑玉蕈工厂化栽培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和消费国,已进行商业化、规模化栽培的品种很多。斑玉蕈又名真姬菇,它形态美观,营养成分丰富,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多,其中赖氨酸、精氨酸,含量高于一般菇类,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口感极佳,有“香在松口蘑、味在斑玉蕈”之说。斑玉蕈还有一定的药用功效,菇体中所含有的多糖等,具有抗癌的作用。本片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了斑玉蕈的特点以及栽培优势。此外,还着重介绍了斑玉蕈的工厂化栽培技术。希望通过收看这部片子,能让广大的观众朋友们对这一新品种有所了解,增加一个赚钱的新项目。

斑玉蕈相关知识:

①排袋。菌丝成熟的菌袋,打开一端,将塑料袋卷褪到另一端的边缘,但不要全部脱掉,使之形成土壤与菇体的隔离层,避免出菇时菇体带土。在地沟中间部位,把菌袋头对头(相隔8厘米)并放两排,未脱去塑料袋的一头朝外。每袋间留2厘米间隙,所有间隙用肥沃壤土填充,每层菌袋覆土3厘米,并喷水使土壤吸足水分。照此依次排放第2、3、4层,共排8层左右(根据菇房实际情况决定层数)。另外,两个墙边各排一行料袋,紧贴墙边排,依次逐层覆土。这样从横截面上看菌袋共4排,覆土后成为3堵菌墙,2条宽70厘米左右的走道,出菇都在走道两边。每排最上面一层覆土厚4厘米,并抹个水槽,两个墙边排棒时要注意留通风孔。菌墙做好后,以保湿为主,每天要根据菇房情况进行通风换气,待袋口形成菇蕾后,即可转入出菇管理。

②原基期管理。覆土后15天左右,菌丝体长入土壤中,并和周围菌棒菌丝相互交织,形成了3堵菌墙。此时,菇房温度应保持在12~14℃,相对湿度85%~90%,散射光线150~200勒克斯,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在0.1%以下。约7天左右,料面上分化出密密麻麻小米粒大小白色原基,5天左右原基伸长成针尖状,再过约5天,针状菇蕾发育成深褐色球形小菌盖。这时可将袋口卷起,露出菇蕾,进行出菇管理。

③形成期管理。随着菇体的发育长大,增加菇房通风量,同时及时补水调湿,每天喷水2次,以提高菇体周围的空气湿度。头潮菇结束后,必须及时往菌墙水槽加水,为下潮菇打下基础。菌墙补水是一项高产措施,菌墙蓄水保持了袋料的水分,提高了酶的活性,使培养料中的养分得以充分利用,能够满足菇体生长对营养的要求[来源:www.613935.com/]。在适宜条件下,菌墙出菇整齐,生长迅速,菇体幼嫩肥大,产量高,品质好,生物学效率可达150%。

目前,真姬菇栽培的主要方式是瓶栽和袋栽。可利用现有菇房、菇棚、地下室或半地下菇棚栽培。现将真姬菇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培养料配方:①木屑55%,棉子壳29%,麸皮10%,玉米粉5%,石膏粉1%。②棉子壳83%,麸皮或玉米粉8%,黄豆粉4%,石灰粉2%,过磷酸钙3%。③棉子壳80%,玉米心14%,麸皮5%,石膏粉1%。以上三种配方可任选一种。2.接种发菌:将培养料的含水量调到65%,进行常压或高压蒸汽灭菌,冷却至室温后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接种后将菌袋搬入发菌室内培养。瓶栽采用6行6层式长垛排列,袋栽采用井字形多层式排列。切忌大垛堆积,以免高温烧菌。发菌温度控制在20~23℃,空气相对湿度调至60%~70%,培养室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0.4%以下,在黑暗或弱光下发菌。真姬菇的菌丝长满料后不会马上扭结现原基,必须在自然条件下越季保存,待贮足营养物质,达到生理成熟后,在适宜温度下才能出菇。菌丝达到生理成熟的标志是色泽由纯白色转为土黄色。3.出菇管理:菌袋(瓶)进棚前,先在棚内地上每隔50厘米筑一条22厘米宽、10厘米高的土埂,并向空间喷雾,把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90%~95%,再将菌袋两头在地上轻柔一下,使袋膜与料面分离,再解开袋口,用带锯齿状小铁片搔去料面的厚菌苔,将菌袋分层卧置土埂上,随手将两头袋口薄膜轻轻拉直自然张口,以维持料面处于一个湿润的小气候环境之中,菌袋叠放5~8层高为宜。如果是栽培瓶,应将瓶底相对,瓶口朝外双行排放,搔菌后仍要加盖,以保护料面。催蕾期间,室温在13~16℃,光强度500~1000勒克斯,保持空气新鲜、湿润,二氧化碳浓度0.5%以下,空气相对湿度90%~95%。当针头状菇蕾分化出菇盖时,室温保持在12~14℃,空气相对湿度调至85%~90%,光照250~500勒克斯。在这种稍低温、不过湿、光线适宜的条件下培育出的菇肉质脆嫩,菇盖肉厚,菇色好,菇柄粗,质量好,产量高。4.采菇:我国栽培的真姬菇产品,主要以盐渍品出口,对产品的要求是色泽正常,盖径在1~3.5厘米,3.5厘米以上的不超过10%。所以,不能待子实体完全成熟时采收,应在每丛中最大一株菇盖直径达4厘米左右时整丛采下,这样大部分菇体经加工后符合出口要求。

杀青后的熟菇,在常温下容易腐败,不可久放,要及时进行盐渍处理。盐渍时,菇和盐的比例是10:4。先在缸底铺一层盐(厚1厘米左右),再铺3厘米左右的一层菇。一层盐一层菇,直到装满缸,最上层铺2厘米厚的封口盐,封口盐上铺一层纱布或纱网,再用洗净的石块压实,之后注满饱和盐水,使菇体完全浸入盐水之中。另一个办法是按比例将盐和菇拌匀,混装入缸,满缸后加盖子并注满饱和盐水。这样盐渍10天后倒一次缸,再经10-20天的盐渍即可出售。

标签: 菌菇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