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菇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菌菇种植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的菌种制作:

大球盖菇菌种生产方法和蘑菇、草菇菌种生产方法基本相同,可用组织分离法和孢子分离法获得纯菌种,新区主要靠引进母种或原种。适合大球盖菇母种生产的培养基如下:

1.母种培养基

(1)麦芽糖酵母琼脂培养基(MYA)大豆蛋白胨(豆胨)1克、酵母2克、麦芽糖20克、琼脂20克,加水至1000毫升。

(2)马铃薯葡萄糖酵母琼脂培养基(PDYA)马铃薯300克(加水1500毫升,煮20分钟,用滤汁)、酵母2克、豆胨1克、葡萄糖10克、琼脂20克,加水至1000毫升。

(3)燕麦粉麦芽糖酵母琼脂培养基(DMYA)燕麦粉80克、麦芽糖10克、酵母2克、琼脂20克,加水至1000毫升。

上述3种配方中如不加琼脂,即可作为液体培养基。以上培养基需按常规配制、分装、灭菌、接种和培养。

2.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

(1)小麦秆或裸麦秆,切碎(长2~3厘米),泡湿,装瓶,高压灭菌后备用。

(2)小麦、裸麦,高粱、玉米、小米等谷粒浸泡,煮透至没有白芯但表皮不破,加2%碳酸钙,装瓶,高压灭菌后备用。

(3)木屑和小木片各40%、麸皮20%,制作栽培种培养基。

还可用平菇或金针菇下脚料作培养基重新灭菌后备用。

3.接种

可以用培养3~4天的液体菌种接种。若用固体菌种必须加大接种量(菌种/培养料),接种量最少10%,最好15%~20%。

4.培养

接种后,把菌种瓶或袋放在20~28℃培养室中培养。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几天后,菌丝生长速度会逐渐缓慢,加速菌丝生长的方法是搅拌。用液体菌种接种的无菌麦粒培养基,每隔3~7天摇瓶一次,把菌丝摇断,可以刺激菌丝再生,能保证菌丝生长旺盛。

  大球盖菇的栽培材料:

大球盖菇可利用农作物的秸秆作原料,用不加任何有机肥的培养料,大球盖菇的菌丝就能正常生长并出菇。如果在秸秆中加入氮肥、磷肥或钾肥,大球盖菇的菌丝生长反而很差。木屑、厩肥、树叶、干草栽培大球盖菇的效果也不理想。大面积栽培大球盖菇所需材料数量大,为此应提前收集,贮存备用。作物秸秆可以是稻草、小麦秆、大麦秆、黑麦秆、亚麻秆等。

早稻草和晚稻草均可利用,但晚季稻草生育期较长,草秆的质地较粗硬,用于栽培大球盖菇,产菇期较长,产量也较高。稻草质量的优劣,对大球盖菇的产量有直接影响。适宜栽培大球差菇的稻草应是足干,新鲜的。贮存较长时间的稻草,由于微生物作用可能已部分被分解,并隐藏有螨、线虫、跳虫、霉菌等,会严重影响产量,不适宜用来栽培。清洁、新鲜、干燥的秸秆,不利于各种霉菌和害虫生长,因而在这种培养料上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很快,鲜菇产量最高。实验表明,大球盖菇在新鲜的秸秆(麦秆)上,每平方米可以产菇12公斤,而使用上一年的秸秆每平方米只产鲜菇5公斤,而生长在陈腐秸秆上每平方米只产鲜菇1公斤。除主要材料外,还需准备建堆后用的覆盖物和防雨用的薄膜。覆盖物可利用废旧麻袋,经清洗晒干后,将其底部及一侧剪开,展平即可,较大的破洞要补上。还可用质地较厚的无纺布或草帘来覆盖,也有用成叠的废报纸作覆盖物的。

大球盖菇的的生活条件:

(1)水分水分是大球盖菇菌丝及子实体生长不可缺少的因子。基质中含水量的高低与菌丝的生长及长菇量有直接的关系,菌丝在基质含水量65%~80%的情况下能正常生长,最适含水量为70%~75%。培养料中含水量过高,菌丝生长不良,表现稀、细弱,甚至还会使原来生长的菌丝萎缩。在南方实际栽培中,常可发现由于菌床被雨淋后,基质中含水量过高而严重影响发菌,虽然出菇,但产量不高。子实体发生阶段一般要求环境相对湿度在85%以上,以95%左右为宜。菌丝从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生长阶段必须提高空间的相对湿度,方可刺激出菇,否则菌丝虽生长健壮,但空间湿度低,出菇也不理想。

(2)营养营养物质是大球盖菇的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获得高产的根本保证。大球盖菇对营养的要求以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质为主。碳源有葡萄糖、蔗糖、纤维素、木质素等,氮源有氨基酸,蛋白胨等。此外,还需要微量的无机盐类。实际栽培结果表明,稻草、麦秆、木屑等可作为培养料,能满足大球盖菇生长所需要的碳源。栽培其他蘑菇所采用的粪草料以及棉籽壳反而不是很适合作为大球盖菇的培养基。麸皮、米糠可作为大球盖菇氮素营养来源,不仅补充了氮素营养和维生素,也是早期辅助的碳素营养源。

(3)温度温度是控制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因子。

①菌丝生长阶段。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温度范围是5~36℃,最适生长温度是24~28℃,在10℃以下和32℃以上生长速度迅速下降,超过36℃,菌丝停止生长,高温延续时间长会造成菌丝死亡。在低温下,菌丝生长缓慢,但不影响其生活力。当温度升高至32℃以上时,虽还不致造成菌丝死亡,但当温度恢复适宜温度范围,菌丝的生长速度已明显减弱。在实际栽培中若发生此种情况,将影响草堆的发菌,并影响产量。

②子实体生长阶段。大球盖菇子实体形成所需的温度范围是4~30℃,原基形成的最适温度是12~25℃。在此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子实体的生长速度增快,朵形较小,易开伞;而在较低的温度下,子实体发育缓慢,朵形常较大,柄粗且肥,质优,不易开伞。子实体在生长过程中,遇到霜雪天气,只要采取一定的防冻措施,菇蕾就能存活。当气温超过30℃以上时,子实体原基即难以形成。

(4)光线大球盖菇菌丝的生长可以完全不要光线,但散射光对子实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在实际栽培中,栽培场选半遮荫的环境,栽培效果更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产量高;其二是菇的色泽艳丽,菇体健壮,这可能是因为太阳光提高地温,并通过水蒸汽的蒸发促进基质中的空气交换以满足菌丝和子实体对营养、温度、空气、水分等的要求。但是,如果较长时间的太阳光直射,造成空气湿度降低,会使正在迅速生长而接近采收期的菇柄龟裂,影响商品的外观。

(5)空气大球盖菇属于好气性真菌,新鲜而充足的空气是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在菌丝生长阶段,对通气要求不敏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可达0.5%~1%;而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要求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要低于0.15%。当空气不流通、氧气不足时,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发育均会受到抑制,特别在子实体大量发生时,更应注意场地的通风,只有保证场地的空气新鲜,才有可能获得优质高产。

(6)pH值大球盖菇在pH值4.5~9均能生长,但以pH值为5~7的微酸性环境较适宜。在pH值较高的培养基中,前期菌丝生长缓慢,但在菌丝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而使培养基中的pH值下降。菌丝在稻草培养基自然pH值条件下可正常生长。

(7)土壤大球盖菇菌丝营养生长阶段,在没有土壤的环境能正常生长,但覆土可以促进子实体的形成。不覆土,虽也能出菇,但时间明显延长,这和覆盖层中的微生物有关。覆盖的土壤要求含有腐殖质,质地松软,具有较高的持水率。覆土以园林中的土壤为宜,切忌用砂质土和粘土。土壤的pH值以5.7~6.0为好。

总括起来,大球盖菇栽培的主要参数为:

(1)发菌菌丝培养温度21~27℃;培养料含水量70%~75%;培养时间25~45天;二氧化碳浓度>2%,通风每小时0~1次,不需要光照。

(2)菇蕾形成原基分化温度10~16℃,相对湿度95%~98%;时间14~21天;二氧化碳浓度<0.15%;通风每小时4~8次或根据二氧化碳的浓度而定;光照100~500勒克斯。

(3)子实体发育(长菇)生长温度16~21℃,相对湿度85%~95%;时间7~14天,二氧化碳浓度<0.15%,通风每小时4~8次,光照100~500勒克斯,出菇两潮间相隔3~4周。

标签: 菌菇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