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栽培技术:蒲公英的早春栽培方法和注意事项
蒲公英的早春栽培技术
1、种子准备
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野生条件下二年生植株就能开花结籽,初夏为开花结籽期,每株开花数随生长年限而增多,有的单株开花数达20个以上,优良品种单株开花数量可高达100多个,开花后经13-15d种子即成熟。花盘外壳由绿变为黄绿,种子由乳白色变成褐色时即可采收,切不要等到花盘开裂时再采收,否则种子易飞散失落损失较大。一般每个头状花序种子数都在100粒以上。大叶型蒲公英种子千粒重为2g左右,小叶型蒲公英种子千粒重为0.8-1.2克左右。
采种时可将蒲公英的花盘摘下,放在室内存放后熟一天,待花盘全部散开,再阴干1-2d至种子半干时,用手搓掉种子尖端的绒毛,然后晒干种子备用。
在蒲公英野生资源丰富的地方,也可直接挖取野生蒲公英的根用于栽培。通常在10月份,挖根后集中栽培于大棚中,株行距8×3cm,栽后浇足水,至次年2月即可萌发新叶,这时再施一次有机肥,生长到一定程度即可采叶上市。
2、整地施肥
选肥沃、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沙质土壤进行播种,播前深翻整地。施农家肥3000-4000kg/666.7平方米,混合过磷酸钙15kg/666.7平方米,均匀地撒到地面上。深翻地20-25cm,整平耙细,做平畦宽1.2-1.5m、长10m、起20cm高小垄,精细整畦,畦内开沟进行条播。
3、播种
蒲公英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但也耐-30℃低温,3月下旬-4月上旬开始播种,品种有;铭贤一号;法国厚叶管花蒲公英等。播前将适量细沙与种子拌均匀,在畦内开浅沟,沟距12cm,沟宽10cm,行距30cm。然后将种子播在沟内,播种后覆土,土厚0.3-0.5cm,播量0.5-1.0kg/666.7平方米。播种时要求土壤湿润,如土壤干旱,在播种前两天浇透水。播种后为了保温、保湿和提高出苗速度,应覆地膜于畦上,4-5d出苗后再取下地膜。为提早出苗可采用温水烫种催芽处理,即将种子置于50-55℃温水中,搅动至水凉后,再浸泡8h,捞出种子包于湿布内,放在25℃左右的地方,上面用湿布盖好,每天早晚用温水浇1次,约3-4d种子萌动即可播种。
4、间苗、定苗
出苗10d左右结合中耕进行间苗,株距3-5cm;出苗20d后定苗,株距8-10cm,保苗700-1000株/平方米。
5、肥水管理
出苗10d左右要及时中耕锄草并加强肥水管理。生长期追肥1-2次,追施尿素10-15kg/666.7平方米,磷酸二氢钾8-10kg/666.7平方米。
6、病虫害防治
蒲公英一般没有病害。虫害有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多在苗期危害,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防治。
7、采收
蒲公英茎叶再生能力强,可一次播种多茬采收。当叶片达10-15cm时,即可沿地表2cm处平行收割,收割时割大株,留中小株,绑成小捆上市。也可采摘外层大叶供食,或刀割心叶以外叶片。一般产量露地栽培,平均每平方米产0.8-1.0kg;大棚栽培,平均每平方米产1.2-1.7kg;温室栽培,平均每平方米产1.5-2.4kg,经济效益可观。
8、多年生植株的田间管理
蒲公英植株生育年限越长,根系越发达,地上植株生长也越繁茂,收获的产品产量高、品质好。因此,生产上应进行多年生栽培。多年生栽培的地块,要注意多次拔除杂草,并在生长季节加强水肥管理,适时采收。
上一篇:7款实用美白瘦身茶 下一篇:金桂的作用和用途有哪些?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