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唐菖蒲种植技术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5-26|点击次数:
唐菖蒲种植技术-库百科养殖网 唐菖蒲种植技术

唐菖蒲种植技术

唐菖蒲别名:剑兰、十样锦、十三太保、洋玉簪。原产于非洲热带和地中海地区,近年在我国境内的新疆及云南报道有野生类型。唐菖蒲是一种重要的球根花卉,作切花栽培应用广泛。在昆明可作塑料大棚保护地栽培,在云南元江、元谋、西双版纳、红河等无霜热地可作冬季露地栽培。

繁殖方法:用播种、籽球和组培繁殖。播种繁殖主要用于培育新品种,组培用于品种脱毒。生产中主要用籽球繁殖。在促成栽培中,可用冷藏方法或激素处理打破种球休眠。

1、特征特性

唐菖蒲属多年生球根类花卉。株高80~170厘米,球茎扁圆或卵圆形,具环状节。叶6~9片,剑形。蝎尾状伞形花序,着花 8~24朵,花朵硕大。唐菖蒲喜凉爽、不耐寒、畏酷热,要求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最适温度白天20~25℃,夜晚10~15℃。唐菖蒲为长日照植物,以每天16小时光照最为适宜。

2、唐菖蒲的品种

唐菖蒲为多种源多世代杂交种,至今尚无公认的统一种名。唐菖蒲的分类方法很多,以花期可分为春花类、夏花类;以花朵排列形式可分为规整类、不规整类;按花大小可分为巨花类、中花类、小花类;按花型可分为号角型、荷花型、飞燕型等等。

3、栽培技术:

(1)土壤处理:如果土质粘重,可加有机质改造,每备可施5―10吨,施足底肥,深翻土壤达25―30厘米。要注意调节土壤的pH值在5.5―7左右,并进行土壤消毒。

(2)整地作墒:墒宽120厘米,墒间道宽40厘米,露地墒高20―25厘米,大棚用低墒。

(3) 栽植种球:种植前保持土壤湿润。子球可撒播,颗粒间距约3厘米,盖土厚2―3厘米,浇透水,出苗后3―5日浇一次水。开花母球起沟条栽,按15厘米×15 厘米的密度成正方形种植,或株距10厘米,行距20厘米种植。每平方米用种球40―50个左右,种后复土10―12厘米,浇透水。

(4)栽后管理:生长前期,土壤湿度不要过高,进入3―4叶期,不能干水。4叶至开花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期,花芽分化,花穗生长,新球膨大,故应增加水、肥量,可施2―4次复合肥,或施硝酸钾、硫铵0.5%左右的液肥,以保证切花质量和新球生长。

4、唐菖蒲的主要病害有:

A.青霉腐烂病,收获和运输时,尽量不使种球受伤;种植前用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小时;生长过程中随时拔除病株。

B.干腐病,种植时选用无病母球,生长过程中及时拔除病株。

C."盲花"为生理病害,多在冬季保护地栽培中发生。防止的方法是保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选择耐低温和短日照的品种。

主要害虫是双线嗜粘液蛞蝓,可用石灰水、氨水喷杀;于园圃周围撒石灰粉,阻止其进入;人工扑杀。

切花采种:切花时间以早晨9点前和下午5点后较好。外销或贮存花枝,当1/2花蕾露色,下方1―2朵花冠裂开时采收;当地销售直接用作花束、花篮的,1/3花朵开放时采收。切花时,保留切口下3―4片叶。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