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大棚黄瓜病虫害的药剂防治法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5-26|点击次数:
大棚黄瓜病虫害的药剂防治法-库百科养殖网 大棚黄瓜病虫害的药剂防治法 大棚黄瓜种植,是北方地区冬、春天生产的基本模式,但由于其环境封闭、连续种植、且湿度较高,使得许多病虫害产生异常严重。为搞好无公害黄瓜生产,现总结大棚黄瓜重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如下。

一、霜霉病。⑴选用抗病品种:如津杂1号、津杂2号、津杂3号、津研4号、津研6号、津研7号等,密刺系列黄瓜不抗病,但早熟、丰产。⑵增加种植管理:采用高垄、地膜种植,实行膜下暗灌,减少水分蒸发;晴天上午浇水,严禁阴雨天进行,防止湿度过大。⑶科学通风散湿:根据天气和大棚内温湿度情况,科学通风,降低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60%以下,若晴天上午温度较高(28-32摄氏度),可恰当放宽到相对湿度70%以下,创造不利于病害产生的环境条件。⑷及时叶面喷肥:进入结瓜期以后,及时叶面喷肥,提高黄瓜叶子的"碳氮比",增强抗病能力;一般按尿素:白糖:水=1:1:200的比例配制肥液,5-7天1次,连续喷施即可。⑸高温闷棚:病情较重时,可选择晴朗天气进行高温闷棚,杀灭病菌;但闷棚后对植株长势和产量影响很大,必须在闷棚前后增加肥水管理;具体措施是,在晴天早上浇水后,关闭所有通风口,使大棚内上部温度升高到42-48摄氏度,持续2小时,而后缓慢通风,并立即叶面喷施速效肥料。⑹药剂防治:霜霉病发展极快,一旦发现病斑,应及时摘除发病叶片,并喷药防治;5-7天1次,一般连喷3-4次将病情控制住后,可恰当延长喷药间隔期,并继续喷药;常用治疗性药剂有72.2%普力g或霜霉威水剂600-800倍液,72%g露或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百得富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69%安g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常用保护性药剂有80必得利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800-1000倍液等;喷药时以叶反面为主,必须及时、均匀、周到。

二、细菌性叶斑病(角斑病、斑点病)。黄瓜细菌性病害的防治在选用抗病品种、增加种植管理、科学通风散湿的基础上,重要还需抓住两个环节。⑴种子消毒:可用55摄氏度温水浸种15分钟、或冰醋酸1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30-60分钟、或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1.5小时、或2000单位农用链霉素浸种2小时,而后用清水洗净催芽播种。⑵及时药剂防治:发现发病叶片及时摘除,并立即喷药防治,5-7天1次,一般每期连喷2-3次即可;常用有用药剂有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5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800-10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粉3000倍液、90%新植霉素可溶粉4000倍液及细菌灵水剂7000倍液等;喷药应均匀周到,并以叶子反面为主。

三、灰霉病。在增加种植管理、及时通风散湿的基础上,重要还有两项措施。⑴清除病源:及时摘除幼瓜顶部的病残花瓣、病瓜、发病叶片等,并带出大棚销毁或深埋。⑵科学药剂防治:一方面为烟剂熏蒸,按每亩应用10%速g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300-500g熏烟,傍晚点燃后密闭大棚1夜;另一方面为安全喷药,一般从持续2天阴天时开始,7天左右1次,每期需连喷2-3次,常用有用药剂如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速g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40%施佳乐悬浮剂1000-1200倍液等。

四、黑星病。在增加种植管理、及时通风散湿的基础上,重要应抓住两个方面。⑴种子消毒:可用55-60摄氏度的温水浸种15分钟、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浸种20分钟,而后冲洗干净催芽。⑵药剂防治: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7天1次,一般连喷2-3次即可有用控制该病的产生危害,常用有用药剂有40%信生可湿性粉剂6000-8000倍液、80%必得利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及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

五、疫病。大棚黄瓜疫病重要危害地面上下的茎蔓部分,导致植株突然死亡。造成该病产生的重要 因素是茎蔓基部长时间过湿,所以防治时只要采用高垄、地膜种植,实行膜下浇灌,防止茎蔓接触流水,即可基本控制其产生危害。

六、温室白粉虱。⑴黄板诱杀:黄色对白粉虱成虫具有强烈的诱集作用,在大棚内设置长条形黄板(表面涂一层粘油),诱集、粘杀成虫成效显著,一般每亩设置30-35块为宜。⑵释放丽蚜小蜂:在白粉虱产生较轻时,能够在大棚内按每株15-20头的量释放丽蚜小蜂,半月1次,连放3次,进行生物防治。⑶药剂防治:白粉虱产生较重时,一方面能够在傍晚闭棚后,用10%灭蚜烟剂(每亩0.5kg)或22%敌敌畏烟剂(每亩0.3kg)密闭熏杀;另一方面也能够在早晨或傍晚喷雾,常用有用药剂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3000-4000倍液、或2.5%菜喜乳油1000-1500倍液等。

七、美洲斑潜蝇。⑴消灭虫源:种植前,彻底清除大棚内的残体、败叶、杂草等,并集中销毁。⑵黄板诱杀:在大棚内设置长条形黄板,诱集、粘杀斑潜蝇成虫。⑶药剂防治:从斑潜蝇零星产生期开始喷药防治,每隔7-10天1次,一般连喷2-4次即可。常用有用药剂如1.8%齐螨素或爱福丁乳油3000-4000倍液、或0.9%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1000-1200倍液等,喷药时若在药液中加入0.1%农药助剂和助杀等,可显著提高杀虫成效,减少用药次数。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