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甘蓝灰霉病症状体现、产生 因素及防治措施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5-26|点击次数:
甘蓝灰霉病症状体现、产生 因素及防治措施-库百科养殖网 甘蓝灰霉病症状体现、产生 因素及防治措施 甘蓝灰霉病是甘蓝的重要病害,分布广泛,产生普遍,一般病株率10%-15%,严重时可达30%-40%,对甘蓝的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和田地区做好甘蓝灰霉病的防治工作极为重要。

甘蓝灰霉病症状体现、产生 因素及防治措施

1 灰霉病的症状体现

灰霉病危害甘蓝时,依靠近地面的叶子先发病,开始呈现水渍状。后来病斑发展呈现褐色,并发展到茎基部,最后腐烂,导致上部叶子萎蔫!或者从外部叶子扩展到内层的叶子上,后来腐烂。干燥时,不长灰霉,虽然腐烂,但没有臭味。

一般在甘蓝包心时开始发病,植株外叶展开果实膨大期发病达到高峰。

2 灰霉病的产生 因素

2,1选种不当

由于和田地区甘蓝品种的选育不能满足目前生产的需求,因此农户对甘蓝种子的选择不够重视,大部分均是自己找的种子,品种优势退化,而且种子未进行消毒,导致病害逐年加重。

2,2温湿度控制不合理

一般高温高湿有利于灰霉病的产生。如果苗期湿度过大,病害产生就比较严重!相反在干旱的条件下,病害不太产生或者产生不严重。

2,3连作因素

甘蓝连作3年以上的地块病害产生严重。由于年年的重复种植导致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灰霉病病原,引起病害逐年加重。

2,4水肥管理不合理

一次浇大水后没有及时排除积水的田块发病比较严重。一般长期超施尿素和二铵的地块土壤板结,植株养分不良,抗病性减弱,易产生病害。另外田间应用未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也易造成病害的产生。

甘蓝灰霉病症状体现、产生 因素及防治措施

3 防治措施

3,1严把种子关

首先,做好种子植物检疫宣传工作,让农民知道不能选择未经检疫的甘蓝种子,否则易造成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同时,严格监管种子市场, 保证甘蓝种子不带菌,给农民创造一个可依靠的种子市场,防止经济损失。播种前,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在50摄氏度温水中浸种20min后,放人冷水中冷却,然后捞出种子,晾干备用。

(您可以登录库百科养殖网查询各种蔬菜瓜果的种子和优秀公司。)

3,2轮作倒茬

经过轮作倒茬减少病害的产生。发病比较严重的田块实行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如瓜类、茄果类、豆类、芹菜、菠菜)轮作两年以上。

3,3土壤消毒

播种前,用多菌灵2-2.5kg/667m2与细沙土30-50kg拌匀撒在土表将地耕翻,使药剂与土壤彻底混在一起。

3,4合理密植

合理的种植密度有利于田间透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产生。甘蓝育苗采用撒播法,播种量50g/667m2。早熟品种株行距60cm×30cm,定植密度2500-2800株/667m2!中晚熟品种株行距60cm×35cm,定植密度3000株/667m2左右。

3,5合理施肥

重视农家肥,控制化肥施用量。播种前,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灰霉病易于甘蓝包心时开始发病,植株外叶展开果实膨大期达到发病高峰,因此在成长期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控制植株成长过旺,减少未熟抽薹。不要盲目追施,一般可在定植后25d后浇缓苗水,同时追施尿素10-15kg/667m2、硫酸钾10kg/667m2。

3,6清洁田园

堤防苗期通风排湿,保持覆盖物清洁,增加透光率。发病叶片、病残体及时清除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减少病菌在田间传播,防止病害大面积扩散。

3,7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10%速g灵烟剂250g/667m2,在傍晚进行闭棚烟熏,连熏2-3次,每次间隔7d左右!或喷施50%的速g灵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连喷3-4次,每次间隔7d左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更多农作物种植技术请访问种植库网站学习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