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黄瓜枯萎病
一、发病症状
从苗期到结果期均会发病,以开花结果期发病较重。被害植株初期体现为部分叶子或一侧叶子中午萎蔫下垂,似缺水状,但萎蔫叶早晚恢复,后萎蔫叶子不断增多,逐渐遍及全株,致整株枯死。病株主蔓基部稍收缩,常纵裂,纵切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现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根部腐烂,易拔起。幼苗发病,子叶萎蔫下垂,茎基部变褐缢缩或呈现立枯状,产生猝倒。
二、传播渠道
黄瓜枯萎病是由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尖镰孢菌属黄瓜专化型真菌浸染所致。镰刀菌经过导管从病茎向果梗蔓延到达果实,由果梗进入果实后随果实腐烂扩展到种子上,致种子带菌。病菌还能够菌丝体、厚垣孢子或菌核依附于病残体上在土壤和未腐熟的带菌有机肥中越冬,成为翌年初浸染源。病菌在土壤中一般可存活5—6年,地上部的重复浸染重要经过整枝、绑蔓或采摘引起的伤口。
三、产生条件
调查表明,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的条件重要是温度和湿度。苗床气温16摄氏度-18摄氏度,定植后24摄氏度-30摄氏度,湿度大容易发病;连作、土质粘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秧苗老化,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偏施氮肥也会导致该病的产生加重。
四、综合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
黄瓜品种间对枯萎病的抗性差异显著。如:津春3号、4号;津绿1号、2号、4号;中农5号、8号;早丰2号等品种,对黄瓜枯萎病均具有较强的抗性,可根据不同的生产季节选用适宜的品种。
2、重视土壤处理和种子消毒。
播种前用55°C热水浸种10分钟,或用种子质量为0.1%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可杀灭种子上携带的病菌。
3、合理轮作
应选择地势高爽、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种植并与非葫芦科蔬菜实行至少3 年以上的轮作或水旱轮作。
4、搞好土壤消毒
育苗时每667 m2 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95%敌g松可溶性粉剂1.25 kg配成1:100 的药土施入床土中然后再播种。
成长时期如发现病株应及时连根带土拔除并带出田外深埋,同时在病穴及四周灌注20%石灰乳或40%代森锌水剂400 倍液进行土壤消毒,以减少菌源。
对于有发病轻微的连茬黄瓜田夏天可利用高温闷棚消灭枯萎病菌,每667 m2 撒施石灰50~ 100 kg翻入土中深达40 cm 左右然后起垄种植,垄高30~35 cm,垄沟灌满水,闷棚时期须始终保持满水,后覆盖地膜闷棚10天左右。
5、增加种植管理
定植后对于酸性土壤可于行间每667 m2 撒施石灰75~100 kg锄入土中以中和土壤酸性,成长期中耕松土宜浅并且要逐渐远离根部以免伤根,结果期宜小水勤浇,切不可用大水漫灌,浇水后必须及时中耕松土,切忌用未腐熟的人粪尿追肥。
6、适时用药控病
发病初期选择1400 倍液瑞锌合剂(1 份25%瑞毒霉与2 份80%代森锌混匀),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每隔7-8 天喷1 次共喷3 次;或在早晨露水未干时撒施石灰和草木灰混在一起粉(1 份石灰与4 份草木灰混匀);也可选用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250 ml,每隔7-10 天灌1 次,共灌2-3 次,均能有用控制黄瓜枯萎病的发展和危害。
上一篇:苗木质量是否优质决定着果园的成败 下一篇:老香蕉园的优化改造技术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