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投资项目大都与生态建设相关
《中国花卉报》讯 虽然人工智能等被称为“新基建”,被很多媒体宣称将取代“老基建”———铁公基,但从今年的投资重点看,“老基建”仍是重头。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近日表示,今年在投资上将聚焦五个方面:一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建设,加快5G商用步伐;二是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市政、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脱贫攻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强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强民生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养老、健康、教育等补短板投资力度;五是加强生态环保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
五大投资重点中,3个方面与基建、生态建设有关,这也是园林行业的“大甲方”。从采购平台获得的信息显示,预计有3.4万亿元的“铁公基”项目在今年开工。其中公路项目30余个,铁路项目40多个,还有众多的水利项目等。

毋容置疑,生态建设的红利今年仍在释放。去年年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意见》的文件,要求在2019和2020年,建设700万公顷储备林,退耕还林还草4240万亩,森林乡村2万个,国家森林城市200个等。
一些重大区域项目陆续公布。《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新鲜出炉,按照规划,雄安新区将建成绿色之城,蓝绿空间占70%,森林覆盖率达到40%,森林面积将增至百万亩。《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也即将出台,还将编制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加快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政策体系。

乡村绿化建设也是今后的一个热点。
继“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政策出台后,去年9月,又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各地区各部门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和经验,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
发改委、财政部等九部委日前联合出台文件,推动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根据计划,到2010年将初步形成“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合理补偿”市场化政策环境。2022年,生态保护补偿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者和受益者互动关系更加协调,成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有力支撑。
上一篇:北方的碱性水怎么酸化 下一篇:紫背竹芋怎么养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