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我国红木行业传统模式走向现代经济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5-26|点击次数:
我国红木行业传统模式走向现代经济-库百科养殖网 我国红木行业传统模式走向现代经济

? 近日,中国红木委红木与红木制品检测中心受委托对某位收藏人士的多套红木制品进行检测鉴定。鉴定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其近半数红木制品出现“假冒”问题,而且主要涉及到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等高端红木制品领域。该收藏人士大呼“不可能”,并表示,这些红木制品多数是在“行家”确认后才购买,“没想到会……”。

  近年来,我国红木市场取得突出成绩,市场繁荣吸引大量人员和资金的参与,随之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更是大量涌现,制假售假行为愈演愈烈。目前,红木市场假冒伪劣产品主要有三部分构成,(一)用非红木冒充红木(《红木》国标GB18107-2000规定的5属8类33种),如用“紫檀柳”的木材冒充“海黄”、“越黄”;用“非洲小叶紫檀(科檀)”冒充“印度小叶紫檀”等等。(二)使用不规范名称,向红木靠拢以抬高身价。如将康帕斯(Kempas,tualang)称作“花梨木”、“南洋红木”;特氏古黄木(Guibourtia?tessmanii?J.Leonard)称作“非洲花梨”等等。三,用中低端红木冒充高端红木,如用微凹黄檀、奥氏黄檀或巴里黄檀冒充交趾黄檀。造假手段的“先进性”足以让假冒伪劣产品以假乱真,甚至业内专家也表示“看不出来”;而大量非常规硬木材料的使用,使得“问题产品”唯有借助先进的检测手段才能“现原形”。这些如此恶劣的市场营销环境,损害的将不仅是红木消费者利益,最终会影响到行业企业的整体形象,掣肘企业长远发展。

  当前,我们在逐利市场成就的同时,更应该去冷静思考市场出现的种种异象。逐年增加的市场投诉率,敲响红木市场持续发展的警钟。较之其他成熟的高端消费品市场,我国的红木市场急需向现代市场模式转型;面对市场制假售价乱想,市场秩序规范工作尤为紧迫。培育红木消费市场,建设红木市场新秩序,当从企业、商品、市场三各方面入手。

?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