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角斑病的症状识别、感染规律与防治措施
1、症状识别
该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能发病,重要为害叶子,偶尔产生在瓜和蔓上。苗期发病时,子叶上形成圆形或半圆形的褐色斑,稍凹陷,后期叶干枯。成株期叶子染病,先出现褪绿小点,以后发展,病斑受叶脉制约呈现灰白色或黄褐色多角斑。湿度大时叶背病斑外围有显著的水渍状绿色晕圈,病斑上出现乳白色水珠状菌脓,干后留有膜状白痕。后期病斑干裂穿孔,发病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呈现淡褐色油纸状斑块。茎蔓染病,初为水渍状小点,后纵向扩展成短条状,湿度大时有菌脓,病情严重时纵向开裂。瓜条染病后,初期形成水渍状暗绿色近圆形凹陷斑,后扩展成不规则淡褐色大病斑,有污白色菌脓溢出,病情严重时出现裂口或臭味腐烂,瓜条蒂部受害,甚至烂到种子上,干燥后呈现乳白色,并留有裂痕。病株维管束和瓜内变褐色。
黄瓜霜霉病重要为害叶子,在多角形病斑反面呈现现黑紫色的霉状物,叶子上无黏液:若栽种高抗霜霉病品种。病斑呈现近椭圆形或近圆形,同时病斑不穿孔,黄瓜霜霉病不感染茎秆和瓜条等,可与黄瓜角斑病相不同。
2、感染规律
黄瓜角斑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属丁香假单孢杆菌,病菌在种子上或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土壤中的细菌依靠灌水时飞溅传播,新产生的细菌依靠风雨、农事操作和昆虫传播。其发病适温范围是10-30摄氏度,当气温在24-28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5%时易产生流行,气温过高过低都不利于该病的产生。在地势低洼、高温多雨、多年连作、肥水管理不严,尤其是在保护地种植时因轮作困难,大棚内易形成高温高湿条件,在密植情况下,都易引发黄瓜角斑病,导致为害加重。
3、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病品种。如津春1号、津研4号、中农11号和13号、津优30号、津研2号和6号、黑油条、新密泰刺等抗病品种。
②种子消毒。用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浸种2小时,或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90分钟。洗净后催芽播种。用温烫浸种灭菌成效也好,即播前用55摄氏度温水浸种15分钟,捞出放人冷水中降温。
③无病土育苗及高厢覆膜种植。采用大田土育苗防病成效好,以保证苗期不带病,同时定植时以高厢覆盖地膜种植防病成效显著。
④实行轮作。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可大大减少土壤中的病菌,角斑病为害率显著下降。
⑤增加田间管理。如采用深沟窄厢种植有利于排渍降湿,瓜地周围开好排水沟,做到围沟、厢沟和腰沟相通,提高雨季防涝排渍能力。施肥时,堤防施用腐熟的农家肥作基肥,增施磷钾肥,不偏施化学氮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露地黄瓜推广避雨种植。保护地黄瓜做到合理通风散湿,开花结瓜前少浇水、勤中耕、多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结露和滴水。
⑥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7%可杀得101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50%DT杀菌剂800倍液,60%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7%铜高尚悬浮剂400倍液,进行喷雾,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另外,如果黄瓜角斑病与霜霉病混在一起产生,或两种病害确实无法不同时,可采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丰护安500倍液喷雾,能够二者兼治,施药间隔5-7天,视病情决定施药次数,堤防铜制剂施用次数不能超过3次,以免引起药害。
上一篇:意想不到的普洱茶渣功效 下一篇: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