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茄子根腐病发病规律和症状表现及有效防治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5-26|点击次数:
茄子根腐病发病规律和症状表现及有效防治-库百科养殖网 茄子根腐病发病规律和症状表现及有效防治50

茄子根腐病是较为严重的茄子病害,主要以土壤传播为主,容易造成绝收从而损失惨重。认清茄子根腐病的发病症状及规律,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茄子根腐病

茄子根腐病发病规律和症状表现及有效防治

一、根腐病病原形态特征

大型分生孢子梭形或肾形,无色,透明,两端较钝,具隔膜2-4个,以3隔居多,大小14.0-16.0×2.5-3.0微米。小型分生孢子椭圆至卵形,具隔0-1个,大小6-11×2.5-3微米。

二、茄子根腐病症状表现

茄子根腐病一般在早春定植后开始发病,刚发病时,白天叶子萎蔫,早晚均可复原,反复多日后,叶子开始变黄干枯!同时根部和根基部表皮呈现褐色,初生根或支根表皮变褐,皮层遭到破坏或腐烂,毛细根腐烂,导致养分供应不足!

下部叶子快速向上变黄萎蔫脱落,继而根部和根基部表皮呈现褐色,根系腐烂,有土或无土种植时均有产生,且外皮易剥落致褐色木质部外露,但根基以上的位置以及叶柄内均无病变,叶子上亦无显著病斑,最后植株枯萎而死。

三、茄子根腐病的发病规律

茄子根腐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的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真菌感染引起大面积死秧的病害,病菌能在土壤中存活5-6年或者长达10年,成为土中的一种习居菌,是一种顽固的土传病害。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或菌核在土壤中及病残体上越冬,病菌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广,10-35摄氏度均可发病,最适温度为24摄氏度,病菌发病湿度为85%以上。

一般多在春天地温恢复后开始发病,一旦寄主的抵抗力降低,病菌即可进行危害。病菌在田间传播重要依靠雨水、灌溉水、带菌的粪肥,人、畜的活动及农具。

当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增大时,越冬的菌丝体便形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从植株根部伤口或者直接从根部侵入,开始为害皮层细胞,而后进入导管中,继而导致毛细根腐烂,养分供应不足,轻微时上部幼嫩叶子呈现褪绿色逐渐变黄萎蔫,严重时下部叶子快速向上变黄脱落,同时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者灌溉水传播,使得病害蔓延直至流行。

茄子根腐病发病规律和症状表现及有效防治

四、茄子根腐病的防治技术

1、茄子根腐病化学防治

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者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2kg拌细土30-40kg制成的药土在定植前均匀撒入定植穴中。病死棵要及时拔除并集中烧毁或用生石灰深埋,同时死棵拔苗后在病穴撒生石灰消毒。发病初期用药剂灌根,常用的灌根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氯溴氰尿酸(消菌灵)可溶性粉剂600倍液加全质性养分液肥,或硫酸铜2?000倍液灌根,一般灌药液为200-300mL/株,每7-10d灌1次,连续灌2-3次。或者用90%敌g松粉剂500-1?000倍液灌根,250-500g/株,或者用g菌5mL对水15kg混匀灌根,250-500g/株,交替灌根有特效。敌g松药液要随配随用,防止日光照射引起光解。

2、茄子根腐病农业防治

(1)合理选择茬口与轮作,实行高畦垄作种植

茄子根腐病重要由土壤中的腐皮镰孢菌感染植株引起,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防治该病要选择3年内未种过茄子的砂壤土,前茬为百合科作物最佳,或者与十字花科蔬菜、葱蒜类蔬菜实行2-3年的轮作。同时,采用高畦垄作种植,移栽前平整土地,地膜覆盖移栽。高畦种植可防止灌溉后根部长期浸泡在水里,提高地温,促使根系发育,提高植株抗病力。株行距40cm×40cm,周边沟、垄沟深不低于40cm,及时排除棚内积水,防止土壤过湿。

(2)尽量不要在阴雨天气浇水

防止雨天湿度大,造成根腐病菌的传播。如果实在太旱,尽量选择有2-3d晴天的上午进行浇水,并且在浇水前2-3d前用多菌灵、恶霉灵等药剂进行灌根处理,灌药时添加含甲壳素类物质的药剂。杀菌剂起防止病原菌复发的作用,含甲壳素药剂具有提高作物抗逆性的作用,同时具有促使作物健壮成长的作用,这样能提高作物对病原菌的抗性。另外,浇水时尽量采用小水,防止出现大水漫灌的情况,浇水后当天下午将干草木灰撒到温室内,以降低温室内空气湿度,降低作物发病率。

(3)苗期发病要及时进行根部松土,增强土壤透气性

尽量施用农家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可减轻发病。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农家堆肥(鸡粪或猪牛羊粪100kg加柴草肥10kg)加生石灰2kg进行充分地混在一起,然后按每株茄子2kg的用量进行施肥,将混在一起好的肥料均匀围施在茄子根部。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