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霜霉病的产生规律以及防治技术
1、重要症状
大白菜在成长的每个阶段均会产生霜霉病,植株各位置均会受害,但以叶子受害最为严重,其次是茎、花梗和种荚。幼苗期发发病叶片片反面出现白色霜霉状物,正面无显著症状,严重时叶子、幼茎变黄枯死。成株期一般先从外部叶子开始发病,最初叶子正面出现淡绿色或黄绿色斑点,发病中期病斑逐渐发展,色(您可以登录库百科养殖网查询各种蔬菜瓜果的种子和优秀公司。)泽也转为淡黄或浅褐色,病斑扩展受叶脉制约而呈现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发病后期病斑变成黄色或黄褐色。进入包心期,若环境条件适宜,病情发展很快,病斑快速增加,叶子自外向内逐渐变黄干枯,最后只剩一个叶球,有风吹或行人在地里走动时会起“白烟”。留种株茎部、花梗染病时病部肥肿弯曲畸形,俗称“龙头拐”,种荚受害时果实结籽少或不结籽。病部均会长出白色霜霉状物。
2、病原菌
大白菜霜霉病病原为鞭毛菌亚门卵纲霜霉属寄生霜霉[Peronospora parasitica(Pers.)Fr.]感染所致。
3、发病规律
3.1 传播方式
在北方霜霉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越夏或菌丝在种株体内越冬。雨天或灌溉时经过水飞溅传到植株上,萌发后生出芽管,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寄主组织,引起初感染。随之发展成为菌丝,在细胞间隙扩散,引起寄主组织病变,从病变位置产生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子囊经过气流传播,引起再次感染,导致病害蔓延。种株体内越冬的菌丝体在翌年春天也可从内部长出孢囊梗和孢子囊,引起再次感染。
3.2 发病条件
霜霉病的产生与流行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但与温湿度的关系最为密切。温度决定病害出现的迟早和发展速度。孢子囊的形成与萌发的最适温度为7-13摄氏度,侵入寄主的适温为16摄氏度,菌丝成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0-24摄氏度。因此当气温15-24摄氏度,昼夜温差大时最有利于此病的产生流行。温度20摄氏度以上病斑发展最快,特别是24-25摄氏度的温度下很容易产生黄褐色的病斑。
湿度决定病害发展的严重程度,只要田间处于高湿状态,夜间经常结露,病情就会发展!多雨、大雾、重雾或田间积水,湿度大于95%时病害产生严重。
4、防治措施
针对大白菜霜霉病的发病规律和条件,在防治上应采取增加种植管理为主,选栽抗病品种、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4.1 选栽抗病品种和杂种一代
抗病毒病的品种一般都兼抗霜霉病,因此能够因地制宜地选择一些适合当地食用习惯又抗病的品种种植。还有一些杂种一代也体现高度抗病性,丰产性也较好,如丰抗90、丰抗70、北京新5号、北京106、青杂3号等。
4.2 改进种植管理技术
①合理轮作,适时播种 由于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为减少菌源,应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进行2年以上的轮作。而且实践证明,早播发病重,晚播发病轻,但包心不实,会影响产量。因此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时播种。
②增加田间水肥管理 播种前平整土地,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施足基肥,合理地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包心后增加浇水追肥,不可缺水、缺肥。
③及时清理园地 间苗、定苗时及时清除病苗!拉秧后也要把发病叶片、病株清除、深埋或烧毁,以减少初感染源!收获后深翻土壤,减少病菌在田间的再次感染。
4.3 化学防治
播种前可用25%甲霜灵拌种,每5 kg种子用药40-60 g或用种子质量0.4%的福美双或百菌清拌种。发病初期,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喷雾。莲座期可用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每6-8天喷1次,共喷3-4次。喷药要仔细,特别是老叶反面也要喷到。喷药后天气干旱,可减少喷雾次数,如遇阴天或多露、多雾天气多喷,雨后要补喷。
上一篇:花葵的观赏价值和园林用途 下一篇:聚合草是什么样子的?聚合草图片及形态特征介绍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