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飞虱特点及防治对策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5-26|点击次数:
水稻稻飞虱特点及防治对策-库百科养殖网
水稻稻飞虱特点及防治对策
包合乡位于泾县西南,属丘陵地区。全乡耕地9144亩,水田7813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乡。稻飞虱是严重危害我乡水稻的常发性害虫,每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特别是近2年来,由于气候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水稻产量严重受损,广大农民反映强烈。我站组织技术力量,实地观察了解,把稻飞虱作为水稻虫害防治的主攻对象,采取一系列的防治对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危害症状。危害初期茎秆出现许多不规则的棕褐色斑点,危害严重时全株枯萎,逐渐扩大成片;水稻孕穗期受害,不能抽穗,抽穗后被害,影响稻谷饱满度,千粒重降低,瘪谷率高。 2、发生时期。从早稻秧田至10月上旬,稻飞虱均可发生。早稻一般出现2次若虫高峰期,第1次出现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2次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初;中稻第1次若虫高峰期出现在6月中下旬至7月初,第2次出现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晚稻第1次若虫高峰期出现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下旬,第2次出现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一般双晚稻移栽后,正值7月下旬至8月上旬,稻飞虱虫量异常增多,需大面积防治。 主害代高峰期以白背飞虱为主,白背飞虱虫量占总虫量的70%以上,晚稻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其后褐飞虱比例上升,最高可达飞虱总量的70%。 3、发病原因 ⑴迁入虫量增加。早稻灯下6月9日始见成虫,较上年提前10天。截止7月13日,单灯累计诱虫6782只,与近3年同期均值相比增70.1%,其中6月23日、6月26日、6月29日、7月5日、7月8日灯下出现5个较明显的峰次,分别诱虫225只、560只、856只、950只、2100只。田间虫量6月21日调查单季稻180头/百丛;6月26日单季稻457头/百丛;7月2日单季稻470头/百丛;7月6日单季稻1327头/百丛;7月10日单季稻1640头/百丛。以低龄若虫为主,但长翅型成虫偏多(136只/百丛,是2002年同期的3.4倍)。田间发现少量短翅型成虫。2002年、2001年、2000年田间若虫高峰期分别为4934头/百丛、1174头/百丛,4574头/百丛。7月13日田间卵量调查,单季稻8060粒/百丛,与近3年均值相比增39.8%. ⑵气候因素影响。2002年、2003年8月中下旬平均气温低于常年2-3℃,9月中下旬温度比往年偏高,而水稻此时正值分蘖盛期至孕穗期,食料条件丰富,加之湿热气候,十分有利于该虫发生危害。 ⑶防治因素影响。农户在防治二化螟等其他害虫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稻飞虱有抑制增长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农户比较独立分散,用药种类和次数差异也影响稻飞虱。 4、防治对策。⑴选栽抗耐虫高产品种。选栽威优191、Ⅱ优6078、国丰一号等系列的杂交稻组合,对控制稻飞虱危害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⑵合理施肥。注重氮、磷、钾合理施用,重施基肥,早施追肥,控制秧苗贪青徒长,提高水稻抗虫能力,创造不利于稻飞虱发生的稻田环境。⑶消灭越冬虫源。该虫虫卵在田旁、沟边、池塘边禾本科杂草茎秆内越冬,冬季结合积肥,铲除田旁、塘旁杂草消灭越冬虫源。⑷利用天敌。减少水稻田间前期农药的使用,尽量不用对天敌有杀伤力的化学农药。⑸科学用药。施药时水量要足,保证稻株下部淋到药液,田间保持浅水层6厘米左右,以提高防治效果,一般使用扑虱灵或庄爱等低毒低残留农药。 5、取得的成效。⑴控制飞虱危害,保护效益显著。2003年我乡通过防治,挽回稻谷损失389吨。⑵减少用药次数,改善生态环境,社会效益显著。

上一篇:石家庄备战秋冬忙 下一篇:大棚栽培茼蒿菜种植技术,茼蒿的种植时间和方法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