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瓜实蝇的特征习性、为害症状、产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1、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1.1 形态特征
瓜实蝇成虫黄褐色,体长5-8 mm,翅展10-16 mm,体形似蜂,前胸左右及中、后胸有黄色的纵带纹!腹部的第 1、2节背板全为淡黄色或棕色,无黑斑带,第3节基部有 1黑色狭带,第4节起有黑色纵带纹!翅膜质透明,杂有暗黑色斑纹,腿节具有一个不完全的棕色环纹。老熟幼虫体长约10 mm,乳白色,蛆状!卵长约0.8 mm,一端稍尖,乳白色,细长形!蛹长约5 mm,黄褐色,圆筒形。
1.2 生活习性
瓜实蝇以成虫在杂草等处越冬,第2年4月开始活动产卵,以5、6月为害最重。成虫在白天活动,对糖、酒、醋及芳香物质有较强的趋性。雌虫将卵直接产于嫩瓜内,每次产卵几粒至10余粒,每头雌虫共产卵数十粒至百余粒,幼虫孵化后即在瓜内取食。老熟幼虫在瓜落前或瓜落后弹跳落地,钻入表土层化蛹。
2、为害症状及产生规律
2.1 为害症状
瓜实蝇的成虫和幼虫均可为害。其中成虫以产卵管刺入幼瓜表皮内产卵为害,被害瓜在瓜表面留有肉眼可见的刺伤孔,并常在刺伤孔位置出现局部变黄、畸形、软腐、下陷等症状!幼虫孵化后在瓜内蛀食为害,将瓜内部蛀食成蜂窝状,并有蛆虫蠕动,严重时全瓜腐烂变臭,造成大量落瓜。
2.2 产生规律
瓜实蝇一年一般产生5-8代,世代重叠。全年有活动,以老熟幼虫、蛹入土越冬。每年3-4月当气温达到10摄氏度以上,蛹便羽化成成虫,成虫羽化后7-14天,开始交尾产卵于瓜内,孵化的幼虫直接在瓜内取食为害。成虫白天活动,夏天中午高温烈日时,静伏于瓜棚或叶背。在湖南5-8月为幼虫为害高峰。
3、防治措施
3.1 农业防治
及时摘除和收集菜园中的受害瓜和落地瓜,集中深埋、水浸或焚烧,也可集中倒入装有杀虫剂药液的塑料大桶中,密封盖严沤杀,从而杀死苦瓜内的幼虫!防止与瓜类蔬菜连作,选择远离蜜源植物区的田块种植,采用盖膜种植,能减少再次为害的虫源!在为害严重的地区,可在瓜刚谢花、花瓣萎缩时对幼瓜喷施1次杀虫杀菌剂后进行套袋处理,可有用防止瓜实蝇成虫产卵为害。
3.2 物理防治
目前市场上有不少诱杀瓜实蝇的产品,如瓜实蝇诱粘板、瓜实蝇诱粘剂以及诱引剂等。当瓜实蝇成虫初羽化时,就在苦瓜种植田中安置诱杀产品,可有用减少瓜实蝇成虫的产生。此外,也可自制毒饵诱杀成虫,如可取香蕉皮或菠萝皮或南瓜等煮熟发酵物40份、90%敌百虫晶体0.5份、香精1份、加水调成糊状制成毒饵!或用醋3份、糖1份、敌百虫1份、水100份拌匀制成毒饵,直接涂于苦瓜棚竹篱上或盛在容器中挂于苦瓜棚下诱杀成虫(20个点/667 m2, 25 g/点)。在大面积连片苦瓜种植区,可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在晚上用灯光诱杀成虫,6 670 m2苦瓜种植区只需用1盏杀虫灯。
3.3 化学防治
成虫产生量大的种植园,可在幼瓜期于傍晚用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3 000倍液、2.5%溴氰菊酯(敌杀死)2 000-3 000倍液、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2.8%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40%毒死蜱(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隔3-5天1次,连续喷施2-3次,喷药时加些糖醋液(药量的3%)成效更好。
上一篇:冬天多肉怎么发根比较好 下一篇:睡莲的品种有哪些?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