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番茄病毒病的类型及防治办法_防治番茄病毒病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5-26|点击次数:
番茄病毒病的类型及防治办法_防治番茄病毒病-库百科养殖网 番茄病毒病的类型及防治办法_防治番茄病毒病25

一、类型与症状病毒病常见的有花叶、蕨叶、条斑、混在一起感染四种类型。其发病率以花叶型为最高, 蕨叶型次之,条斑型较少,而危害程度以条斑型、混在一起型最严重,甚至造成绝收,蕨叶型居中,花叶型较轻。 1、花叶型 主要有两种症状。一种是叶子上有轻微的花叶或略显斑驳,植株不矮化、叶子不变形,对产量的影响不大显著;另一种有显著的花叶,叶子变得细长、狭窄、扭曲、畸形,植株矮小,落蕾落花严重,果实变小,果实表面呈现花脸状,品质差,对产量影响较大。 2、蕨叶型 叶子呈现黄绿色,并直立上卷,叶反面的叶脉出现淡紫色。由于叶肉组织退化,从而使叶子扭曲成线状,体现为蕨叶型。同时植株丛生,矮化、细小。 3、条斑型 叶脉出现坏死条斑或散生黑色油渍状坏死斑,然后顺叶柄蔓延至茎秆,初期体现为暗绿色凹陷的短条纹,后期变为深褐色凹陷的坏死条斑。果实上产生不同形状的褐色斑块,并且这类褐色斑块只产生于表皮组织上。 4、混在一起型 症状与上述条斑型相似,但危害果实的症状与条斑型不同。混在一起型危害果实的斑块小,且不凹陷,条斑型则斑块大,且呈现油渍状,褐色凹陷坏死,后期变为枯死斑。 二、分布与为害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的重要病害,南北分布都较普遍。尤以秋番茄、秋延后种植番茄,若管理不当,定植前就有毁种的,严重时大棚发病率达70%-80%,减产50%以上,有的常因此而无收成。 三、防治措施 1、选用杭病品种 针对当地主要毒源,因地制抗宜地选用抗病品种,如霞粉、苏抗8号、毛粉802、苏保1号等品种。 2、实行无病毒种子生产 播种前用清水浸种3-4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40-5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净再催芽播种;或用0.1%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 3、实行轮作 实行2年以上轮作,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喷施爱多收6000倍液或植保素7500倍液,增强寄主抗病力。 4、种植防治 增加定植后种植防治措施,如适时播种,适时早定植等。 5、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 6、早期防蚜 尤以高温干旱年份,要堤防及时喷药,治蚜预防TMV感染。可选用20%菊马乳油2000倍液,增产灵5×10-5-10-4及1%过磷酸钙,1%硝酸钾作根外追肥,均可提高耐病性。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