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根据作物特性和轮作换茬特点合理分配磷肥
由于作物对磷的利用能力和敏感度不同,因而不同作物对磷肥的反应也有明显差异。一般来说,豆科作物(包括豆科绿肥作物)、糖用作物(甘蔗、甜菜)、淀粉含量高的薯类作物(甘薯、马铃薯)、棉花、油菜以及瓜果类、茶、桑等吸磷能力强,都需要较多的磷,施用磷肥有较好的肥效,既能提高产量,又能改善品质;而谷类作物吸磷能力弱,需磷量也相对少一些。
但是必须指出,豆科作物吸磷能力强,需要增施磷肥,而吸磷能力弱的谷类作物,更应注意磷的供应,磷营养不足常常是这类作物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由于它们吸磷能力弱,应施用水溶性磷肥。
在不同的轮作换茬制中,并不需要每茬作物都施用磷肥,应重点施在能明显发挥肥效的茬口上。例如在稻麦轮作制中,应把磷肥重点放在旱作上,因为小麦吸磷能力弱,应满足其对磷的要求,水稻可适当少施,即所谓“旱重水轻”的施磷原则。当由旱作转为种植水稻时,土壤处于淹水的还原状态,一般磷的有效性较高,此时可适当少施,甚至不施磷肥,即所谓“旱重水免”的施磷原则。
对于旱地轮作,如小麦、玉米(或谷子)轮作制中可采取“一重二轻”的施磷肥原则,即磷肥重点施在小麦上,后作玉米(或谷子)因吸磷能力比小麦强,可利用磷肥的后效,或适量补施少量磷肥。
在有豆科绿肥参加的换茬制中,应把一部分磷肥,尤其是难溶性磷肥重点施在豆科绿肥作物上。这可以从3个方面来说明其必要性:
①豆科绿肥吸磷能力强。
②在满足磷营养的条件下,可提高豆科绿肥固定空气中氮素的能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以磷增氮”效应。
③豆科绿肥作物单产提高后可为后茬作物提供充足的有机肥源,这可看作是“以无机(化肥)换有机(肥料)”的一项技术措施。
上一篇:海岸松的种植栽培技术和养护管理要点 下一篇:红提葡萄花果期要注意什么?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