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尾蕉怎么繁殖?蝎尾蕉的繁殖方法和栽培管理要点
蝎尾蕉的繁殖方式
蝎尾蕉的繁殖方法有分株法、播种法和组织培养法。
播种繁殖
蝎尾蕉属于虫媒授粉植物,没有虫媒不能完成授粉,也就不能完成自然结实。
蝎尾蕉在原产地野生状态下靠一些长嘴类的鸟类和专门食花蜜的蝙蝠进行授粉,而在我国等亚热带地区栽培时,由于缺乏虫媒,同时由于积温不够,很难结实,就是通过人工授粉所结实的种子,也由于发育不完全,一般没有发芽能力。
蝎尾蕉的播种种子多从国外进口。基质一般采用疏松、透水的混合基质,可采用泥炭土、园土和沙等量混合配制,也可直接采用沙播。播种前将这些基质消毒。
蝎尾蕉播种所采用的容器,在少量栽培时可采用浅盆播种,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时直接播在棚内,采用塑料专用育苗穴盘有利于种苗的运输。
蝎尾蕉由于种子较大,种皮坚硬,在播种前一般要用40℃左右的温水浸种3—4天,再用5%的新洁尔灭1000倍液消毒5分钟。播种采用点播效果好。播种后覆土1一1.5cm,基质湿润后,应盖上塑料薄膜保湿,采用盆播,可用盆底浸水法湿润土壤,上面再盖薄膜或玻璃保湿。
蝎尾蕉种子的发芽适温为25℃一28℃,播种后25—30天发芽。当播种温度不稳定,特别是温度低于lO℃一12℃时,发芽速度减慢,发芽不整齐,有时种子腐烂。
蝎尾蕉播种后的实生苗一般要2—4年才能开花,一些株型较大的种类很少采用,但采用播种法是进行其杂交育种和新品种选育的必要手段。
分株繁殖
蝎尾蕉的地下茎蔓延分生能力较强,地下茎带有大量芽眼,在高温、高湿、肥料充足的情况下,分蘖的小苗大量出现,因此分株繁殖是其最常用的方法。分株时间在春、夏、秋季均可进行,但以春末夏初效果最好。
分株时,挖出带有地下茎的母株,用利刀将母株的根茎分成几丛种植,一般每丛有2—3株芽以上的成活率较高,可栽植于盆中或直接种于棚室内,盆栽时一般采用3—4段根或6—7片叶片较好。
种植时,要剪掉茎上多余的叶片及老叶,保留20—30cr~l的茎干,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切开根茎时,要尽量少伤根系,切口要少而平整。
栽培时,假茎不宜栽得太深,叶丛必须露出地面。当分株上原来有新芽时,十几天即可长出,原来没有新芽时,当茎干长至30—40cnl时也会重新产生新芽。
分株苗定植前要施足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定植后要充分浇水。成年植株无论盆栽还是地栽,生长多年后,会十分密集、拥挤,影响通风和生长,一般2—3年需分株一次。
组织培养法
要在中国进行蝎尾蕉的大规模种植,需要大量的种苗,靠常规的分株繁殖速度慢,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生长出的种苗规格也不统一。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但蝎尾蕉外植体的消毒较难、易褐变,丛生芽增殖的速度也较慢。消毒时先将快要萌动的块茎在0.1%的多菌灵溶液中浸泡5—6小时后在黑色塑料袋中培养出芽,然后将芽切下经常规消毒后接种到MS+6一苄氨基腺嘌呤(6一BA)10mg/L+萘乙酸(NAA)0.5mg/L+维生素C 150g/L的培养基上,能诱导腋芽的生长.在MS+6一苄氨基腺嘌呤(6一‘BA)5mg/L+萘乙酸(NAA)0.5mg/L培养基中进行芽的增殖在MS+吲哚乙酸(IBA)2.0rag/L+NAA 0.5mg/L培养基中生根。出瓶前在栽培场或常温下进行炼苗培养,出瓶时,洗净试管苗根部的培养基,采用细蛇木屑和泥炭土的混合基质,移栽后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成活率可达98%以上。
上一篇:当归冬季怎么管理? 下一篇:黄桷兰的药用价值:黄桷兰的药用功效与作用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