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举行的全国生态环保大会 释放了什么信号?
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大会规格颇高,中共中央政治局七位常委,除一位出访外,习近平和其他五位常委悉数出席。要知道,党的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在中国历次全国环保大会上都相当少见。上一次还要追溯到22年前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环保会议。经济观察网记者对历次全国环保大会进行梳理后发现,1973年至2011年这38年间,曾先后召开过七次全国环保大会,其中前五次被称为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出席会议并讲话的中央领导级别也多有变化。其中,在2002年1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出席并讲话;在2006年4月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重要讲话;在2011年12月召开的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并讲话。
从1996年7月第四次全国环保会议至今,时隔22年,六常委同时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释放了哪些信号?仅从大会规格上来看,就已表明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从名称上来看,已从“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变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业内专家看来,本次大会安排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深入推进、生态环境部组建不久后召开,具有重大意义。它有助于推动实现“五个打通”——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程会强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大会是我国历史上第八次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也是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贯彻十九大 ‘三步走’战略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央高层领导悉数出席,高度重视,表示了中央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决心。”
除中央领导讲话外,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河北省、浙江省、四川省负责人作交流发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有关国有大型企业,军队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这次高规格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不仅信息量很大,而且重磅信息很多,对于“美丽中国”怎么建?中央指明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提出要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程会强对本次大会精神的解读是:大会对中国当前生态环境形势作出了基本判断,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系统部署,主要体现在“三期叠加”的基本形势分析、生态文明的战略定位、生态文明的成效评价、生态文明的系统建设、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等五个方面。中央指出了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这既是严峻挑战,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机遇。”程会强说。在对生态文明的战略定位上,一方面,中央提出一个重大判断: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这是首次从十九大报告中的“千年大计”上升为“根本大计”,体现出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意义的表述程度在加强。另一方面,中央明确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会议明确,总体上看,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这说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还在爬坡期,任重而道远。特别是转向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时,还需要跨越一些关口。”程会强讲道。他对经济观察网说,“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这说明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五位一体,密不可分。从某种程度上,生态文明建设是做好其他建设的基石。”引人关注的是,本次大会总结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程会强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的六大建设原则、对生态文明五大体系的论述,集中体现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华,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是解决我国主要矛盾在生态环境领域反映问题的具体战略。”他讲道。此外,大会还强调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须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即党要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明确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在程会强看来,“这与《环境保护法》强调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的属地责任一脉相承,有利于形成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共同发力局面。通过法治规范和党政考核多种手段促使各级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来源: 经济观察网 作者: 董瑞强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