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红薯贮藏期病害
鲜薯体积大,含水量高,组织幼嫩,皮薄易破损、易受冷害和感染病害而发生腐烂。红薯性喜温怕寒冷潮湿,贮藏期间红薯病害主要有黑斑病、软腐病、线虫病和湿害、干害等。
发病的主要原因:薯块和薯拐带菌,旧窖传染及薯块受冻、水渍、破伤等。贮藏期间温度、湿度和空气等环境因素控制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薯块的保存质量,处理不好造成上述红薯病害的发生,给贮藏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病害预防
(一)是贮藏前要用硫磺、福尔马林或多菌灵对贮藏间的四周、地面进行消毒灭菌,挑选无病、无伤、无虫眼的薯块贮藏。
(二)是薯块的体积不要超过贮藏空间的三分之二。
(三)是控制好贮藏间的温度、湿度和通风透气等环境因素。
贮藏期可以人为分成三个时期,前20天为前期也称“发汗期”,由于外界气温高,薯块自身生理活动等特点,呼吸较旺盛并散发出大量水分。此期管理应以注意通风散湿为主;贮藏中期为20天以后至次年的2月份,也是管理的关键时期。最适温度应保持在10―14摄氏度,相对湿度85%―90%。当温度达到15摄氏度以上薯块就容易发芽,降低了商品性,但贮藏间内温度要长期低于9摄氏度容易发生冻害,薯块内部变褐发黑,发生硬心,蒸煮不烂,且有异味,并有可能受到低温性病菌的侵入。湿度过大达到饱和时(薯块上有水滴出现)易发生黑斑病和软腐病;湿度低于80%薯块开始缺水,薯皮颜色发暗,出现干缩糠心。
如果贮藏间长时间通风不好,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薯块会发生腐烂。次年3月份以后为贮藏后期,外界气温逐渐升高,此期重点是注意通风降温,使温度不超过15摄氏度。在贮藏间的不同部位应分别放置温度、湿度表,定期观察,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及时有效的管理措施,达到安全贮藏的目的。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