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番茄疮痂病的基本识别及防治_番茄疮痂病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5-25|点击次数:
番茄疮痂病的基本识别及防治_番茄疮痂病-库百科养殖网 番茄疮痂病的基本识别及防治_番茄疮痂病 由于种植番茄的价值较高,效益好,所以其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库尔勒北四县酱西红柿种植面积也在增加。番茄的成长正处在季节的高温、强光直射、雨水多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同时也为细菌性病害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条件,这些病害对番茄成长危害极大,严重时可造成绝产。因此,做好细菌性病害的预防工作很重要。

番茄疮痂病的基本识别及防治_番茄疮痂病

一、疮痂病基本识别

番茄的叶、茎、果均可感染。一般情况下部老叶先发病,初生水渍状暗绿色斑点,后期经发展后形成圆形或不规则边缘显著的褐色病斑,四周具黄色晕环,内部较薄,具油脂状光泽。茎发病先呈现水渍状暗绿色至黄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病部稍隆起,裂开后呈现疮痂状。果实主要是幼果和青果受害,初生四周具隆起的白色小圆点,后中间凹陷呈现暗褐色或黑褐色隆起环斑,呈现疮痂状是该病的重要特征。

二、 发病条件

疮痂病害的致病菌成长繁殖条件其适宜温度在25-35 摄氏度。病菌在种子内外或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在土中可存活1-3年。种子或种苗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渠道。病菌经寄主的根、茎伤口侵入使茎秆出现不规则斑。也可从嫩果的表皮直接感染。借助雨水飞溅、浇水、整枝、打杈、采收等农事操作传播。温暖潮湿气候,如多雨多露、连续阴雨、暴雨后暴晴等天气,雨后排水不良的地块,钻蛀性害虫及暴风雨造成伤口多,管理粗放,通风不良,植株衰弱等易发病且较重。有喷灌的大棚或温室,果实易发病。酸性土壤青枯病产生加重。

番茄疮痂病的基本识别及防治_番茄疮痂病

三、综合防治措施

3.1 选用合适的肥料提高抗逆性

要选用适合当地作物土壤的肥料,底肥使用心连心腐殖酸复合肥做底肥,促使作物根系成长,提高抗逆性,减少发病率。

3.2 做好种植前的土壤处理

要选无菌地,育无病苗。因细菌性病害均有一定的潜伏性,所以在常产生田块可使用溴甲烷、石灰氮等进行高温闷棚。清除枯枝落叶等病残体,667 m2施用生石灰150-200 kg,既杀菌又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3.3 种子处理

选用无病种子,培养无病壮苗。

3.4 轮作换茬,合理施肥

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水旱轮作成效最显著。施用经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有条件的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防止氮肥施用过多。

3.5 增加田间管理

及时对植株进行调控,防止植株徒长,清除下部老黄发病叶片,并恰当喷施叶面肥,以利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将病残体带出田园集中焚烧或深埋。

3.6 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细菌性髓部坏死病可用50% 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600倍加53% 金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7% 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在发病位置注射防治。细菌性褐斑病、疮痂病可用 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