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细菌性斑疹病怎么治_番茄细菌性斑疹病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的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异。病菌可在番茄植株、种子、病残体、土壤和杂草上越冬,在干燥的种子上可存活20年,可随种子作远距离传播。播种带菌种子,幼苗即可发病,幼苗发病后传入大田,并经过雨水、昆虫、农事操作传播,以致造成流行;在田间只要最初有10%的植株发病,就可传染到整个地块,温度25摄氏度以下、相对湿度80%以上的条件有利于病害产生。
2、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的危害特点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又叫细菌性叶斑病,它主要危害叶、茎、花、叶柄和果实。叶子染病,产生深褐色至黑色不规则斑点,直径2-4厘米,斑点周围有或无黄色晕圈。叶柄和茎秆症状相似,产生黑色斑点,但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易连成斑块,严重时可使一段茎秆变黑。花蕾受害,在萼片上形成许多黑点,连片时,使萼片干枯,不能正常开花。幼嫩果实初期的小斑点稍隆起,果实近成熟时病斑周围常常仍保持较长时间的绿色。病斑附近果肉凹陷,病斑周围黑色,中间色浅并有轻微凹陷。
3、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的防治措施
1)种子处理
用55摄氏度温水浸种30分钟,或用0.6%醋酸溶液浸种24小时,或用5%盐酸浸种5-10小时,或用1.05%次氯酸纳浸种20-40分钟。浸种后用清水冲洗掉药液,稍晾干后再催芽。
2)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选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600倍液,或20%噻菌灵(龙g菌)悬浮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0.3%-0.5%氢氧化铜溶液进行防治,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喷3-4次。
3)农业防治
增加检疫,防止带菌种子传入非疫区;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建立无病种子田,采用无病种苗;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整枝、打杈、采收等农事操作种要堤防防止病害的传播;在干旱地区采用滴灌或沟灌,尽可能防止喷灌。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