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合理利用化控技术有利于提高大棚番茄产量_大棚番茄产量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2-04-22|点击次数:
合理利用化控技术有利于提高大棚番茄产量_大棚番茄产量-库百科养殖网 合理利用化控技术有利于提高大棚番茄产量_大棚番茄产量 番茄是吉林省蔬菜生产的主栽产品之一,近几年来,更是由露地种植发展成温室种植,改变了我省冬天蔬菜主要依靠外省输入的格局。1O-12月份正是温室大棚番茄苗期时间,也是为将来高产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时刻。在认真调节光、温、水、肥、气等环境,充分利用传统种植技术的同时,合理利用化控技术调控番茄体内激素的合成及含量,可提高番茄对各种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改善番茄的成长发育条件,是一项简便易行、投入少、效益高的种植技术。据大量的试验资料表明,应用化控技术后,可使番茄的株高降低,茎粗增加,初花率、始收率提高,始花期、始收期提前,单果重增加,畸形果、空洞果减少,灰霉病、叶霉病发病减轻,产量提高,投入产出比为1:16 1:23。做法如下:

合理利用化控技术有利于提高大棚番茄产量_大棚番茄产量

1 苗期培育壮苗

番茄在育苗时很容易徒长,用成长抑制剂处理可有用防止徒长,提高其抗旱、耐寒能力,并能促使花芽分化。早春育苗在长出2-4片真叶时喷一次10毫g/kg的多效唑或5 1O毫g/kg的烯效唑,夏秋育苗在长出2片真叶时喷lO毫g/kg的多效唑。可使秧苗矮壮,叶子厚、坚实,花芽分化好,抗寒性增强。根据番茄成长情况,在5-8片叶时还能够再喷1—2次。

2 养分成长旺盛期抑制养分成长,促使生殖成长

番茄进入养分成长旺期后易出现疯长,影响开花坐果,措施是:(1)随底肥均匀撒施增效剂,抑制养分成长,促使根系发达,提高抗寒性和抗病性,提早开花坐果,降低坐果节位,早熟增产,减少空洞果,改善果实品质。667平方米用量为750g。(2)定植缓苗后进入旺盛成长期,每隔lO天喷100-300毫g/kg的生殖促使剂或助壮素1次共喷2-3次。(3)成长旺盛期喷5-20毫g/公斤的烯效唑1次,即可取得良好成效。

3 花期防止落花落果

番茄成长中若遇到不利的环境条件会引起部分花或果实脱落。在花半开或全开时可首先采用传统措施应用番茄丰产剂2号蘸花或喷花,比2,4一D有显著的优点,果实不长尖、不裂果、不畸形,后期果实膨大快,增产。二是在传统措施的基础上,采取花前喷施坐花坐果药剂圣农素}昆合液。措施是:每袋丰产剂2号对水1kg,在番茄每穗花开3-4朵时,于上午lO时前后或下午3时前后,一次蘸完!保花保果防止落花落果,显著生花和坐果,多生花蕾,防落蕾、落花,增强受粉授精,增加坐果的措施:用圣农素1袋(10g)+速乐硼l5g(或富利硼)+尿素50g(1两),加水l5kg左右(约一喷雾器)喷苗,对连续不断开花的作物,应从初显花蕾期开始,每l5天左右喷一次,直到停止开花。为预防灰霉病,可加入菌毒顽除400倍液(中草药制剂)或适乐时(每袋lO毫升对1.5kg蘸花药液)等药防病药剂。

合理利用化控技术有利于提高大棚番茄产量_大棚番茄产量

4 幼果期促使果实膨大

圣农素膨果配方、增效剂、烯效唑、金丰素棉花专用型、番茄丰产剂2号都有促使果实膨大、整齐一致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使用膨果剂,作用是提高幼果内的激素水平,进一步增强果实的生理活性,促使光合产物流向果实,促使胎座组织成长发育。措施:

其一是显著壮果,使果实膨大,增加产量。防治果期脱落的措施:用圣农素1袋(1Og) +磷酸二氢钾100g(二两)+尿素50g(1两),加水15kg左右。防虫,可加杀虫药。从开始出现幼果开始,每l5天左右一次,对连续开花结果的作物,直到停止结果时停止,其产量可翻倍。其二是当番茄果实长到直径1—5厘米时,用膨果剂每瓶对水lkg(30毫g/kg),每隔l0天蘸果或喷果1次,共进行3次。为防治灰霉病也可加入灰霉1号或菌毒顽除或速g灵等药剂。

5 果实催熟

早春气温低,长至缘熟期的果实红熟较慢,用乙烯利催熟可提早上市。把长至缘熟期的果实带把摘下来,用1500-2000毫g/kg的乙烯利溶液浸l-2分钟,取出堆2-3层,在20摄氏度-25摄氏度下5-7天果实就会变红。也可在番茄进入转色期,于采收前半个月用2000-4000毫g/kg的乙烯利抹果,可促使番茄提早6-8天成熟,增加早期产量和收入,堤防乙烯利溶液要抹匀,时期不要太早,不均匀或太早会影响果实的成熟度和食用品质。近年来有一种新型复合药剂“一次红”只要用毛笔蘸取药液在转色期往番茄果柄上抹一下即可,既方便、省工,成效又好。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