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防治西甜瓜苗期病害
一 、苗期病害的产生条件与危害症状
1、猝倒病 :是西甜瓜苗期的一种重要病害。幼苗受害,在近土面的幼苗胚茎基部先呈现水渍状病斑,随后病部变为黄褐色,干枯收缩成线状,在子叶凋萎前,幼苗便猝倒。有时带病幼苗外观与健苗无异,但贴伏土面,不能挺立,细检此苗,可见茎基部已干缩成线状。此病在苗床内蔓延快速,开始只见个别病苗,几天后便出现成片猝倒。苗床土温低(10—15摄氏度),土壤湿度大,或遇有寒流、低温及连阴雨天气,光照不足,很容易引起猝倒病的产生。
2、立枯病:患病幼苗茎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早期病苗中午萎蔫,早晚恢复,病部逐渐凹陷,发展绕茎1周,并缢缩干枯,植株枯死。由于病苗大多数直立而枯死,故称之为立枯。发病轻的幼苗仅在茎基部形成褐色病斑,幼苗成长不良,但不枯死。立枯病多产生于床温较高的苗床或育苗的中后期。阴雨天气,苗床湿度较大,易引起幼苗疯长,加重立枯病的产生蔓延。
3、炭疽病: 炭疽病在西甜瓜整个生育期都有产生。幼苗期发病,重要是子叶受害,多在叶边缘出现圆形或半圆形病斑,呈现褐色,上边长出黑色小点及淡红色粘稠物。病菌依依靠雨水或灌溉水的冲溅传病,故近地面的叶子首先发病。湿度大是诱发此病的重要因素,在10—30摄氏度温度下均能发病,通常以95%高湿和温度24摄氏度时发病严重。
4、沤根:幼苗出土后长期不发新根。幼根外皮锈褐色,逐渐腐烂,茎叶成长受到抑制,叶子逐渐发黄,不发新叶,病苗很容易从土中拔出,严重时病株萎蔫枯死。幼苗沤根是生理性病害,重要由苗床低温引起,若苗床温度长时间低于幼苗成长的临界温度(10摄氏度)则极易产生沤根病。
二、西甜瓜苗期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1、苗床土的处理 西甜瓜苗期的立枯病和猝倒病均是土传病害,为了预防土传病害在育苗前15--30天,对养分土进行消毒,可用山推007杀菌剂3000倍喷洒于养分土上并充分拌匀并堆沤,用量为每方养分土应用山推007杀菌剂5-8g。也能够按上述用量在灌水焖苗床前将药剂施于养分钵土的表面,使其随水渗入养分土中。
2、培育壮苗 苗床夜间要做好保温工作,防止冷风和低温侵袭,防止幼苗受冻。白天应增加通风换气,降低苗床温度和湿度,使幼苗成长健壮,提高抗病力。西甜瓜出苗适宜土温为20—25摄氏度,出苗后的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摄氏度,夜间15—16摄氏度,定植前5天开始降温炼苗。西甜瓜苗在3片真叶以后,如果瓜苗拥挤,很易疯长,重要 因素是群体内部光照较弱,应堤防拉开苗钵间距,使瓜苗充分受光。夜温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下,床土不宜过湿(瓜苗中午不萎蔫为准)。若苗床需浇水,应以晴天上午10:00——12:00为宜,浇水后应放风降湿。降低土壤湿度,提高土温,是减轻西甜瓜幼苗沤根的根本性措施。幼苗3片真叶左右时,可进行叶面喷肥,提高瓜苗的抗病性,可选用黄腐酸或等,均有显着壮苗的成效。
3、药剂防治 当苗床开始零星产生立枯、猝倒病苗时,要立即拔去病株,同时选用70%山推007杀菌剂3000倍+碧护、30%品劲(醚菌酯)悬浮剂2000倍+碧护、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碧护进行喷雾,要堤防三种药剂轮换应用。
上一篇:旱金莲的病虫害防治知识 下一篇:多肉植物鉴别知识:黑王子与黑法师的区别和相同点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