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辣椒育苗时要堤防哪些问题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5-25|点击次数:
辣椒育苗时要堤防哪些问题-库百科养殖网 辣椒育苗时要堤防哪些问题41

一、“戴帽”现象 辣椒育苗时,常产生幼苗出土后种皮不脱落,子叶无法伸展的现象,俗称“戴帽”或“顶壳”。 因素:覆土太薄,种皮受压太轻或覆土后未用薄膜、草苫覆盖,底墒不足,覆土容易被晒干,而使种皮干燥发硬;幼苗顶鼻后,过早去掉薄膜或草苫,或在晴天中午去掉,使种皮难以脱落。另外,种子质量差,如不成熟的或陈的种子,或受病虫害感染的种子,也会产生“戴帽”现象。 对策:苗床浇透底水,覆土均匀,厚度恰当,及时用薄膜或草苫覆盖,保持土壤湿润,使种皮柔软易脱落若表土过干,能够恰当喷洒清水,或薄撒一层较湿润的过筛细土,使土表湿润度和压力增加,帮助子叶脱壳;种子平放,使种壳受到土壤阻力,种皮均匀吸水,子叶就容易从种皮中脱落。对少量戴帽苗进行人工挑苗。 二、出苗不齐 1.同一苗床同一位置出苗不一致 因素:种子质量差,如成熟度不一致,新陈种子混在一起催芽时淘洗、翻动不均匀,温湿度掌握不当;种子消毒不彻底而受病毒侵害,都会使发芽不齐。 对策:播前进行发芽实验,选择发芽势强、发芽率高的种子;种子一定要消毒,不能用带病菌的种子直接播种;浸种催芽过程中勤翻动,严格把握温湿度,切忌烫熟种子。 2.同一苗床不同位置出苗不一致 因素:苗床不平,底水浇得不均匀,湿处先出苗,干处不出苗;受光不均,温度不同,苗床向阳处比背阴处温度高,出苗快;地热线布线不合理,线密处温度高,出苗快;播种后覆土厚薄不一致,厚处成长速度慢,出苗晚苗床保温条件差,有的地方盖不严,漏风而温度低,影响出苗;棚膜破损,经常漏雨,局部床土过湿,造成低温高湿,不利于出苗;床土不够腐熟,带有病菌,或有蝼蛄、蛴螬、老鼠等危害,也会出苗不齐。 对策: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背风朝阳的地块,精耕细作,保持清洁;严格选择并配置好养分土,床土要肥沃疏松;对种子和土壤消毒处理,利用药土保苗,减少病、虫、鼠害;平整苗床,浇足底水;播种均匀,覆土一致播种后增加管理,使苗床各位置温度、湿度、透气性一致。 三、幼苗沤根和烧根 1.沤根 沤根(烂根)时,根部发锈,严重时根系表皮腐烂,不长新根,幼苗易枯萎。 因素:床土温度过低,湿度过大。 对策:合理配置床土,改善育苗条件,保持合适的温度,增加通风换气,控制浇水量,调节湿度,特别是连阴天不要浇水。一旦产生沤根,及时通风排湿,增加蒸发量;勤中耕松土,增加通透性;苗床撒草木灰加3%的熟石灰,或1:500倍的百菌清干细土,或喷施高效叶面肥等。 2.烧根 烧根时,根尖发黄,不长新根,但不烂根,地上部分成长缓慢,矮小脆硬,不发棵,叶子小而皱,易形成小老苗。 因素:有机肥未充分腐熟,或与床土(查看国内全部种子公司和优秀种子,可以在手机中下载安装个库百科养殖网能查阅购买全部种子品种。)未充分过筛拌匀;局部施肥过多,土壤溶液浓度过大;土壤干燥,土温过高。 对策:选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均匀配置床土,不施用过多化肥,一定要控制施肥浓度,严格按规定应用;浇水要适宜,保持土壤湿润;降低土壤温度;出现烧根的,恰当多浇水,降低土壤溶液浓度,并视苗情增加浇水次数。 四、疯长苗和老化苗 1.疯长苗 疯长苗,也叫高脚苗,茎细,节间长,叶子稀少,叶薄而大,叶色淡绿,组织柔嫩,根系不发达,抗病力及抗逆性差,光合水平低,定植后缓苗慢,成活率低。 因素:光照不足,夜温过高,氮肥和水分过多;播种密度过大,苗相互拥挤而疯长;苗出齐前后,温度管理不善,床温过高。 对策:苗床选择在背风向阳的地方,保持薄膜洁净,提高透光率,增强光照。尽量少用遮阳网。及时通风,恰当降低夜温,严格控制湿度,使夜温保持在15--18摄氏度。稀播,及时间苗、移苗,防止苗拥挤。氮、磷、钾肥配合应用。运用成长抑制剂控制疯长,如喷施2000--4000mg/kg的比久。 2.老化苗 成长缓慢或停滞,根系老化生锈,茎矮化,节间短,叶子小而厚,叶色深暗无光泽,组织脆硬无弹性,定植后发棵慢、长势弱、产量低,如黄瓜的“花打顶”现象,就是“老化苗”或“小老苗”的典型症状。 因素:床土过干,床温过低,苗龄过长,养分不足,水分控制过严,炼苗过度;用育苗钵育苗时,因与地下水隔断,浇水不及时而造成土壤严重缺水,加速秧苗老化。 对策:苗龄适宜,推广以温度为支点、控温不控水的育苗技术;蹲苗要适度,低温炼苗时间不能过长,水分供应适宜,浇水后及时通风降湿。发现老化苗,除堤防温湿度正常管珲外,能够喷洒10--30mg/kg的赤霉素,或喷施叶面宝等。 五、“闪苗”和“闷苗” 秧苗不能快速适应温湿度的剧烈变化,而导致猛烈失水,并造成叶缘干枯,叶色变白,甚至叶子干裂。通风过猛、降湿过快的称为“闪苗”,而升温过快、通风不及时所造成的凋萎,称为“闷苗”。 因素:前者是猛然通风,苗床内外空气交换剧烈,引起床内湿度骤然下降。后者是低温高湿、弱光下养分消耗过多,抗逆性差,久阴雨骤晴,升温过快,通风不及时而不适应。 对策:通风应从背风面开口,通风口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阴雨天气尤其是连阴天应隔苫揭苫,边揭边盖。用磷酸二氢钾等对叶面和根系追肥。 六、倒苗 最常见的“倒苗”,是由猝倒病和立枯病引起的,根茎处缢缩而倒伏,病部先有白色或淡褐色霉状物。 因素:苗床过湿,幼苗过密,间苗不及时,有利于多数真菌病原菌的产生和蔓延;养分土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连续阴雨,光照不足,长时间低温,通风不良等。 对策:对床土、种子消毒处理,选用腐熟有机肥,减少接触病原菌的机会;播种不能过密,播后用药土覆盖,及时间苗;疏松床土,控制浇水,或经常在苗床上撒干草木灰或细土来降湿;结合药剂防治,先带土清除病苗,再用800--1000倍的75%百菌清、50%多菌灵或65%代森锰锌喷施,7--10天1次,连喷2--3次。 七、气(烟)害 育苗中叶子出现水渍状斑,叶内组织白化、多褐斑并最终枯死的现象,是肥料中的毒气如氨气、亚硝酸气体,燃料中的毒气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塑料膜中的毒气如乙烯、氯气等造成的气(烟)害。 因素:施肥不当,或加温时燃煤中的烟气漏出,或塑料膜应用中放出乙烯等毒气。 对策:合理施肥,防止一次施用过量的速效氮肥育苗前进行温棚消毒,加温时应用优质煤并防止烟道漏烟;选用优质农膜,及时通风换气或更换农膜;经常检查,如用精密pH试纸检测,及时采取管理措施。 八、药害 苗期是农药的敏感生育期,耐药性较差,很容易产生药害而出现斑点、焦黄、枯萎乃至死亡。 因素:错用农药;浓度过高或浓度正确但重复应用;施药时气温高、湿度大、光照强;不恰当混用药剂等。 对策:正确选用农药品种,不乱混乱用,随配随用,浓度和次数恰当;用药时,要看天、看地、看苗情,避过不利天气、不良墒情、不壮苗情,施药质量要高,喷洒均匀、适度;出现药害后,增加肥水管理,及时缓解。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