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米种植技术之节水栽培技术
一、红米种植节水栽培技术原理
红米原产于干湿交替的沼泽地带,具有水陆双重的适应性。首先,从红米需水规律来看,红米需水有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两种形式。在有水层栽培的条件下主要是生态需水,水的作用是调温、调肥、洗盐和灭草等,并不是生理上需水,水的作用是调温、调肥、洗盐和灭草等,并不是生理上需要很多水分,在水分不足条件下,如果能满足红米的生理需水,大部分品种仍可正常生长。生态需水不是红米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只要在需水的关键时期保持土壤湿润,不建立水层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供给红米生理需水,这是节水栽培的理论依据。其次,高产红米要求水、肥、气、热协调的土壤环境,处于北方稻区,长期淹水栽培所带来的许多弊端,已成为高产红米的障碍,这是节水栽培的实践必要性。第三,依据我省和北方自然气候特点,研究与其相适应的节水栽培措施,即可节水又利于高产,这是节水栽培的可行性。
二、红米种植节水栽培配套技术
1、选择适宜的抗旱节水品种适合本地耐旱抗性强的品种有秋光、铁粳5号、辽盐241、丹粳8号、旱72号等。
2、采用旱育秧技术、培育壮秧旱育苗既省水、又抗旱,产量高,是抗旱节水的有效措施。
(1)做好晒种、选种、消毒和浸种等种子处理工作,以保苗齐、苗壮。
(2)选好秧田,应选择灌排方便、避风向阳的菜园地、常年旱地或庭园作为秧田。
(3)做好秧床,秧床面积10×1.8m,较为合适,先平整后翻耕3次以上。
(4)合理施肥,防早衰。在施肥上要注意用腐熟的农家肥,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增强耐旱能力。
(5)实行早育秧,采用无纺布覆盖育苗。因为无纺布育苗苗床温度变化幅度小、湿度低、病害轻、秧苗壮,所以,插后秧苗分蘖早、分蘖多、成穗率高。
(6)控制浇水次数。旱育秧的核心使秧苗在接近旱田条件下生长,出苗后尽量少浇水。待早晚床土干燥、早晚秧苗叶片无水珠、或午间叶片因旱打卷三项指标出现一个时,要灌1次透水。一般播后10~12天灌第1次水,整个育秧期只灌2~3次水,有利于地下部生长,培育旱根。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红米种植技术的资讯想要知道,可以点击查看站红米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上一篇:大百合是一种什么花卉植物?大百合的别名及简介 下一篇:水仙花语是什么意思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