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基腐病
【竹笋基腐病为害症状】:
病竹秆基部的第三到第五节的竹壁上首先出现,初为黄褐色到紫褐色的点状小斑,星状或条状分布。这时因竹秆基部有笋箨包裹,不易被发觉。这些小病斑迅速向上扩展,并相互联合成为条状或块状大斑。受到侵染的竹肉组织变为浅褐色,向上扩展的速度远比外壁上的病斑为快。当病斑一旦到达竹节处,则迅速横向发展,使竹节整圈或大部变为褐色,并以此竹节为基点,大幅度地沿着竹秆内的输导组织向上扩展,同时从竹秆内部逐渐向外壁蔓延。在竹秆上可以看到从竹节上发展的块状或条状的云纹斑,颜色初为黑褐色,后转变为淡褐色。病斑中部凹陷或有纵向皱纹,表面出现泪状液滴或白色粘液,干后留下白色粉状物,竹节处更为明显。这些粉状物不易用手指揩掉。
【竹笋基腐病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和孢子在土壤内,土表的病株残体内存活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来源。发病时间一般在4月底5月初,这时竹笋高约1.5m左右,基部的第三节至第五节的笋箨开始张开,尚未木质化的幼嫩竹壁刚刚脱离笋箨的紧密包裹而与外界接触,正处于十分感病的状态。这时如遇大雨,反溅的雨水可以把土壤中的孢子带到张开的笋箨内,加上未脱落的笋箨内积有足够的雨水,非常有利于孢子的萌发和侵入。通常在雨后的第三天就可以找到点状的小病斑。整个发病期一般持续20~30天,待幼竹木质化后就不再有新的侵染。当年发病的严重程度与4~5月份的雨量、温度有密切的联系。多雨低温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凡是地势低,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竹林受害重;栽培管理水平高,竹子生长健壮的竹林受害轻。
【竹笋基腐病防治方法】:
低洼积水的林地要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清除竹林内的病株残体,并烧毁,以减少初侵染源。加强竹林的抚育管理,增强寄主的抵抗力。在4月底5月初的发病初期,要尽快剥除竹秆基部的笋箨,减少感病部位的局部积水现象。并在竹秆表面喷洒20%粉锈宁乳油40倍液,或40%甲基托布津或稻瘟净80倍液的内吸杀菌剂,能较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