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甜瓜白粉病怎样防治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5-25|点击次数:
甜瓜白粉病怎样防治-库百科养殖网 甜瓜白粉病怎样防治 甜瓜白粉病是甜瓜成长时期经常出现的病害之一,能够影响甜瓜的品质和产量,严重时可减产40%以上。因此,农户们应该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那么,甜瓜白粉病怎样防治呢?小编为大家总结了甜瓜白粉病的症状、病因和防治措施,详情如下:

甜瓜白粉病怎样防治

甜瓜白粉病症状

重要为害叶子,也为害叶柄、茎蔓。发病初期,叶子正面出现白粉状小霉斑,以后蔓延到叶反面,很快发展形成白粉层,严重时会扩展至叶子反面、茎和叶柄等处。茎蔓染病和叶子一样,开始时茎蔓上出现白色粉状小点,最后整个茎蔓布满白粉。发病后期整个植株被白粉层覆盖,后白粉层变为灰白色,白粉层中出现散生或堆生的黄褐色、小粒点,以后变成黑色,即病菌有性世代的闭囊壳,发病叶片枯焦发脆,致使果实早期成长缓慢。治愈后也会在病斑处留下痕迹。

要与叶表面的白色药粉相不同:植株叶子发黄,叶表面因喷施大量农药粉剂而附有一层白色药粉易与病菌混淆疑似白粉病。查看田间整体植株,叶子并没有白色霉状物,发病黄化的现象与机械化施药有关,排除病害(www.613935.com),应与药害有关。

甜瓜白粉病产生 因素

甜瓜白粉病重要由子囊菌门的白粉菌和瓜类单囊壳菌引起。病原菌的有性态和无性态均可越冬,其有性态闭囊壳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温室、塑料大棚的瓜类作物上越冬,翌年春天释放出的子囊孢子成为初感染来源;无性态则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菌丝体可附生在叶表面进行感染,而分生孢子在适宜条件下产生芽管或吸器侵入寄主叶子表皮。带病种苗远距离调运是无病地区的重要初感染源。气流是甜瓜白粉病传播的重要渠道,病原孢子随气流在田间或温室中传播,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可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感染,从叶面直接侵入。雨季来临或灌溉时,病原孢子随水滴冲刷或飞溅从发病植株传播到健康植株,引起病害的流行。另外,雨后干燥有利于分生孢子的繁殖和病情的扩展,容易造成此病的流行。

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要求较高的温度,以20-25摄氏度最适合,不能低于10摄氏度或高于30摄氏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在温度高于30摄氏度或低于-1摄氏度的条件下很快失去生命力。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的湿度范围较大,虽然湿度增高更有利于其分生孢子的萌发和侵入,但即使空气湿度降低到25%,分生孢子仍可萌发并侵入为害。寄主受干旱影响,白粉病产生会更严重。施肥不足、管理不善、土壤缺水、灌溉不及时、光照不足均易造成植株成长发育衰弱,从而降低对白粉菌感染的抵抗力。浇水过多、氮肥过量、湿度增高等也有利于白粉病的产生。

甜瓜白粉病怎样防治

甜瓜白粉病怎样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甜瓜不同品种间的抗病性有显著差异,因此选用抗病品种是控制病 害产生程度的关键。

2.清洁田园。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清除杂草及残留物,在甜瓜成长期及时除草,摘除病 叶,并将杂草、残留物、发病叶片带到田外集中烧毁。

3.科学管理,增强植株抗病性。施足底肥,特别要重施腐熟有机肥,深翻细耙!防止 植株疯长和早衰,及时整理枝蔓,增加通风透光!成长中期堤防追施磷、钾肥,并用好叶 面肥,培育健壮枝蔓,增强群体抗病性。

4.科学灌水。创造适宜甜瓜成长而不利于白粉病产生发展的环境条件。灌水要掌握4 个原则:阴天不浇晴天浇,下午不浇上午浇,不浇大水浇小水,不浇明水浇暗水(即膜下 暗灌)。

5.化学防治。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40%达科宁悬浮剂800- 1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6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2000倍液,或30%特福灵 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轮流交替进行喷施防治,7 -10天喷1次,连喷2-3次。甜瓜收获前7天禁止用药,以便安全采收。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