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坝区引种珍稀植物436种 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
“别看它们现在好像蔫了,其实只是‘睡’了。”近日,望着发黄的疏花水柏枝,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黄桂云告诉中新社记者,它们正处于“半休眠”状态,待9月份“苏醒”后便会迅速生长繁殖。 疏花水柏枝是三峡库区特有的植物种类,其根系发达,对河滩水位涨落带能起到固土护岸和绿化作用,具有重要科研和保护价值。三峡水库蓄水后,疏花水柏枝原产地被悉数淹没,成为极度濒危物种。 曾有人断言,疏花水柏枝将在三峡蓄水后灭绝。如今,科研人员通过迁地、传统繁殖和克隆技术保护,在三峡坝区繁育疏花水柏枝幼苗2万余株,为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做好苗木储备。 疏花水柏枝的“死而复生”是三峡库区珍稀植物引种保护成果的缩影。
三峡区域是中国重要的自然物种资源宝库,也是世界重要的物种基因库之一。三峡工程蓄水后,在库区淹没线下和移民迁建区内的特有植物生长繁殖受到影响。 黄桂云说,早在1992年,科研人员就对三峡库区的珍稀植物进行跟踪观测,掌握了这些植物的分布情况和原生环境。随后,科研人员根据每种植物生长特性,对它们进行模拟植物野外生长环境,开展批量繁殖。 “经过多年驯化、种植,这些植物已基本适应本地生长环境,成活率达到90%以上。”黄桂云告诉记者,三峡库区内直接受淹没影响的陆生植物物种共560种,目前已有436种得到迁地保护。
2017年,三峡集团在三峡苗圃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成立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每年下拨500万元人民币支持科研和保护工作,加大对可能受到工程影响的三峡库区陆生、水生植物的保护力度。目前,研究所已具有2个研究基地,占地70万平方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三峡特有珍稀植物研究与保育基地。 “未来,我们的珍稀植物保护工作将不再局限于三峡地区,范围将扩大到整个长江流域,到‘十三五’末,植物引种将达到1000个品种。”黄桂云说,在保护的基础上,这些引种培育的苗木将大量应用于葛洲坝防淤堤、三峡大坝右岸84平台和鸡公岭生态修复等工程。
不仅如此,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还将通过人工手段,让疏花水柏枝、荷叶铁线蕨等三峡珍稀植物回归其原始分布区域,扩充其种群数量,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