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月季灰霉病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5-26|点击次数:
月季灰霉病-库百科养殖网 月季灰霉病

月季灰霉病

1、症状

该病在叶片、花莆、花和枝段上均可发病。在叶缘和叶尖发生时,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斑点,光滑、略下陷。后扩大腐烂。花蕾发病,病斑灰黑色,影响花的开放,病蕾变褐枯死。花受侵害时,部分花瓣变褐色,皱缩、腐败。病菌也可侵害折花之后的枝端,黑色的病部可以从侵染点下沿到数厘米。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灰色霉层可以完全长满受侵染的部位。

2、病原

病原孢子,属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圆形或椭圆形,无色或淡灰色,单胞。孢子梗细长,分枝,浅灰色,顶端细胞膨大,广生许多小梗,其上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聚集成葡萄穗状,从寄主表皮、菌丝体或菌核上长出、密集。荫核黑色,不规则片状1—2mm,内部为拟薄壁组织,外部为疏丝组织。

3、发生规律

该病以菌丝体或菌核在病部越冬。次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植株伤口侵入,或从表皮直接侵入为害。温室湿度大月季易发生灰霉病。种植或放置过密,通风不良,湿度较大,也易发病。凋谢的花和花梗不及时摘除时,往往从此类衰败的组织上先发病,然后再传到健康的花和花蕾上。病菌喜温暖、高湿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8—30℃,病菌发育适宜温度20一28℃。

4、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病部,减少侵染来源。对凋谢的月季花也应及时剪除。温室适当通气,个致昼夜温差过大,湿度过高。各个月季盆之间应有适当空隙。浇水时从盆沿浇入,不要使叶、花滞留水分。晴天切花,伤门愈合容易。②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药保护。每7一lo天1次,连续2—3次。药剂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致力脱水乳剂2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上述药剂的预防效果好于治疗效果,并要注意交替使用药剂,以防产生抗药性。

库百科养殖网友情提示:请广大花农及时登录库百科养殖网的资讯栏目,了解相关信息。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