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蚧类防治技术
危害杨梅的蚧类害虫,主要有杨梅柏牡蛎蚧、牡蛎蚧和樟盾蚧三种。
1、柏牡蛎蚧
(1)形态特征 雌成虫介壳褐黄色或棕褐色,介壳细长,略有光泽。
(2)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杨梅枝叶上越冬,第一代于次年4月中旬开始产卵,5月中旬孵化,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7月上旬孵化结束,历时一个多月。第二代于7月下旬开始孵化,8月
上旬为孵化盛期,10月上旬若虫变为成虫。
(3)危害 以雌成虫和若虫固定在杨梅枝梢和叶片上吸取汁液,当年生枝条被害后,表皮皱缩,后逐渐枯萎。叶片被害后呈棕褐色,造成落叶、枯枝,严重时全株枯死如火烧状。
2、牡蛎蚧:
(1)形态特征 雌成虫介壳棕黄色,有光泽,介壳细长而后宽,腹面灰白色,中间裂缝较大。
(2)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的雌成虫越冬,第一代若虫在5月~6月孵化,第2代若虫7月下旬开始孵化,8月上旬为孵化盛期。
(3)危害 以雌成虫和若虫群集枝梢或叶背刺吸汁液,虫口密度大,危害严重时,整个枝条或全株枯死。
3、樟盾蚧:雌成虫介壳暗褐色或紫褐色。在浙江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叶片上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产卵,4月下旬第一代若虫开始孵化,5月中旬为孵化盛期。7月中下旬第一代成虫开始产卵,7月下旬第二代若虫开始孵化,8月中旬为孵化盛期。危害严重者造成叶片大量脱落,枝条枯死。
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利用瓢虫、小蜂等天敌进行防治,禁用杀伤天敌的剧毒农药。
(2) 冬春季清园:结合修剪,及时剪去枯枝及虫口密度高的病虫枝,集中烧毁,消灭虫源。冬季用波美3—5度石硫合剂,2月底至3月初(杨梅开花前)用10倍松碱合剂清园。
(3)化学防治。抓好5—6月第一代若虫孵化期防治,但此时防治容易产生药害和农药残留,因此结果树此期不宜防治,若蚧壳虫发生严重,必须进行化学防治时,应选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高效低毒农药。防治重点应在采果后的7月下旬—8月上旬, 选用40%速扑杀(或杀扑磷)乳油1000倍液,或99%机油乳剂200倍加48%乐斯本乳油1200倍液等,隔10天再喷1次。
上一篇:大蒜根螨的发生规律、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_大蒜 下一篇:侧柏叶枯病症状及其防治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