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梅花的药用价值及常用药方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5-26|点击次数:
梅花的药用价值及常用药方-库百科养殖网 梅花的药用价值及常用药方

梅花的药用价值及常用药方

色香并绝的梅花,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其花形美丽而不妖冶,花味清韵且又芳香,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早在《尚书》、《山海经》及《诗经》里就有关于梅花的记载,迄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下面,库百科养殖网为您介绍梅花的药用价值及常用药方:

梅花的药用价值及常用药方

梅花,属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它品种多,寿命长,宋人范成大著有《范村梅谱》,所列有11种,连同异名共97种。据说现在已有230多个品种。著名的有绿尊、骨红、照水、龙游、粉梅、直脚等。它的寿命可长达数百年。人们喜爱梅花,不仅喜爱它的香姿,更喜爱它的性格。它迎霜斗雪,在冰封大地的严寒中绽放出秀丽的花朵,给世界带来生机,给人们以鼓舞。所以古人称梅、兰、竹、菊为“四君子”,又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梅花、梅叶、梅梗、梅根以及它未成熟的果实都可入药。

梅花花蕾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苯甲醛苯甲酸。其味酸涩性平。功能舒肝、和胃、化痰。治梅核气,

肝胃气痛,食欲不振:头晕、攘病。梅叶煎浓汤,治休息痢并霍乱。梅梗三五条煎浓汤饮之,治妇女习惯流产。梅根能治风痹、胆囊炎等症。

乌梅,是梅树的未成熟果实青梅,或成熟的果实黄梅,经烟火熏制而成。因为经过熏烤后的梅肉外皮呈黑褐色,所以叫乌梅,是著名的中药。未成熟时呈青色,叫青梅,也是一味中药。浸酒,称青梅酒,夏季饮之有防暑治痞的效用。青梅用盐水浸,日晒夜浸,10日后有霜起即成,称为白霜梅。其味酸咸性平,可去顽痰,治中风喉痹、牙关紧闭等症。

乌梅,味酸性平,入肝、脾、肺和大肠经。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腹泻、肺虚久咳、自汗气喘、虚热口渴和肠道蛔虫引起的腹痛、呕吐等症。暑天,用乌梅.白糖适量,加水煎成酸梅汤,放凉,是很好的清凉饮料。

现代医学研究分析:乌梅内含苹果酸、拘栋酸、玻拍酸等成分,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和各种皮肤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乌梅能使胆囊收缩,促进胆汁分泌,并有抗蛋白过敏的作用。用乌梅肉外擦可治牙关紧闭。外疡弩肉,可用乌梅烧炭研末敷患处。

常用药方:

一、治咽喉梗塞感(无阳性体征):绿萼梅花6克,橘饼2个。水煎服。

二、治唇上生疮:白梅花瓣贴之,如开裂出血者即止。

三、治痒病:鸡蛋开一小孔,放入绿尊梅花将开者了朵,封口,蒸熟,去梅花食蛋,每日1枚,服7日。

四、治妇女月水不止:梅叶(焙)、棕桐皮灰各等分。研为末。每服6克,酒调下。

五、治胆囊炎:梅树根(多年的)6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六、治风湿疼、腰腿疼:青梅酒擦患处,每日数次。

七、治盗汗:乌梅10枚,糯稻根一把,浮小麦15克。每日1剂,两次煎服。

八、治糖尿病:乌梅3个、金刚刺60克,每日1剂,两次煎服。

九、治疮疖:乌梅9克,冰片3克,将乌梅烘干研末,瓶装备用,外撒患处。

十、治子宫出.血:乌梅30克,红糖适量。每日1剂,水煎服。

十一、治蛔虫病:乌梅3枚,川椒6克,生姜3片,水煎服。

库百科养殖网友情提示:欢迎广大花卉爱好者登录库百科农业网资讯栏目,了解更多的花木信息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