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技术之秧苗病害
水稻种植技术之秧苗病害一、缺素发白
水稻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吸收氮、磷、钾、钙等16种营养元素,各种元素各有其特殊功能,不能相互替代。当某种元素缺少时,稻苗生长发育就会受阻,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有五种元素不能满足生长需要时,水稻就会出现叶片发白的现象。
①缺锌:多发生在水稻移栽返青后,插后2~3周的分蘖期是发病高峰期,往往造成缩苗不长,植株矮化,新叶叶片变短变宽,分蘖少,基部叶片的叶尖先干枯,接着中部叶片呈棕色至赤褐色不规则病斑,进而从下部叶片到上部叶片陆续出现病斑,叶脉发脆易断,出叶速度慢,新叶变得细窄,基部和中脉区失绿变白,边缘皱缩呈锯齿状,心叶卷曲。
②缺硫:稻株生长受阻,植株矮小,初期幼叶发黄,叶脉先失绿,然后遍及全叶,严重时老叶呈白色,根长,支根少,色白而细嫩。
③缺铁:一般发生在秧田的幼苗期,除叶片褪绿变白外,秧苗生长比较正常,无植株矮化或畸形症状出现。幼叶先失绿,然后是全部叶子失绿变白,但叶脉仍然是绿色。
④缺硼:植株矮小,新出叶尖端变成黄白色,卷缩,严重时顶端生长停止,后来长出的叶子折迭弯曲,近白色,但分蘖较正常,新生分蘖可继续生长,水稻结实不良,空壳多,产量低。
⑤缺钙:轻微缺钙时,植株外观受影响小,严重缺钙时,植株略矮,上部叶片顶端变成白色和卷曲,后转为黑褐色,根短,根尖褐色。
防治办法是对症施肥,缺什么补施什么,并根据土壤酸碱度以及各种肥料的性质和相互关系,合理施用。改善土壤的通透性,采取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和重晒田等措施,增强根系活力和吸收养分能力。
水稻种植技术之秧苗病害二、白化苗和条斑病
这是两种由于细胞质缺乏色素体引起的遗传性生理病害。在秧苗期,重病株,全株无叶绿素,表现为白化,形成白化苗,病株比健株稍高,大多在3叶以后枯死。轻病株,在叶片上再现一条或数条白色条斑,有的条斑延至叶鞘基部甚至茎秆上,发展成条斑病,一般病株可继续生长,成株后症状和苗期相同,只是株高比健株略矮,分蘖少,结实差。这两种病苗在田间发生不多,为害轻。
上一篇:增施生物有机肥让土壤健康肥沃 下一篇:茶水洗脸的好处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