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的繁殖方法
月季的繁殖方法
月季是蔷薇科蔷截属的一个种系,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由于它在生长季节能不断现蕾开花,所以又称长春花、胜春花、月月红。月季原产我国,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就有栽培。现在月季已风靡世界。由于月季花形优美,色彩艳丽,芳香浓郁,深受人们的喜爱,被人们称为“花中皇后”。下面,库百科养殖网为您介绍月季的繁殖方法:
月季的繁殖方法
有扦插、嫁接、压条、分株、播种等多种繁殖方法。通
常采用扦插法与嫁接法。
一、扦插
分硬质扦插和嫩枝扦插两种方法。
1.硬质扦插
5~12月份进行。但夏季扦插,因气温过高,易腐烂而较少采用。冬季扦插应于12月初结合冬季修剪进行。从修剪下来的枝条中选取当年生长充实的枝条作插穗,以从开花后的枝条或“哑条”(未开花的枝条)的中、上部位剪取的插穗最好。插条长12一15厘米,至少有3~4个芽。上剪口超出芽l厘米左右,下剪口超出芽0.5厘米左右。插床应选在背风向阳土质良好处,将土壤翻松耙平,或铺入10~15厘米厚的河砂。然后接4×5厘米的株行距将插穗插入。入土深度为插条长的2/3一1/2。
插后及时浇透水,加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冬天夜晚应加盖草帘。月季生根最适温度为18~20℃,一般在8℃以上才能愈合生根。春天气温转暖后不再盖草帘。除注意床面喷雾外,还应补充插床的水分。检查插床是否缺水的方法是:从8一10厘米深处,取出土壤,用手捏能成团,说明水分合适,捏不成团,则表示缺水。同时还要注意逐步给以通风。到3月底4月初,天气全暖后,将塑料薄膜撤掉。5月份即可分栽。
春插或秋插时,应将插条基部的叶片除去,仅留上部1~2片小叶。插后浇透水,还应搭棚遮荫。早晚可稍见阳光,以后逐渐增加光照时间,约25~30天可长出新根。
2.嫩枝扦插:春季4月,在发芽较密集的月季植株上掰取肥壮嫩芽,芽长5~7厘米,下部要带踵。剪去下部叶片,然后插入已备好洗净河砂的插床中。插后浇透水,加盖塑料薄膜以保持湿度。并盖草帘遮荫。每天叶面喷水2一3次,中午给予适当通风,约l周后伤口可愈合,1月左右可生根。
3.全光照嫩枝扦插
近几年有采用以蛭石为基质,用全光照自动喷雾装里进行扦插。为促使生根,提高成活率,插前应将插穗的下剪口蘸上叫噪丁酸。春季的浓度为500~700ppm,冬季的浓度为100ppm。
二、嫁接法
可用芽接、枝接、根接等方法,一年四季皆可进行。但主要采用“下”字形芽接。芽接时间6~9月。砧木用白玉棠、野蔷薇或“十姊妹”月季的扦插苗。接前2一3天应给砧木浇水,以使砧木茎皮易于剥离。接穗应选生长健壮的月季当年生枝条,芽要充分饱满。剪去叶片,留下叶柄,剥去皮刺,用湿布包好或放入清水中,以防水分蒸发而使接芽缺少水分。削接芽时,先在芽的上方0.5厘米处横切一刀,长约0.7一0.8厘米,深达木质部。再由芽下方1厘米处向上削,刀经木质部向上削到横切口处,使成上宽下窄的“盾”形芽片。
在砧木上选当年生粗壮枝条的光滑面,距地面2一3厘米处横切一刀,长约1厘米,然后竖切一刀长约1.5厘米,使其与上刀成“T”字形,注意均不要木质部。然后用芽接刀骨柄挑开砧皮。取接芽的方法是,左手拿住切好接穗的枝条,右手捏住削芽的叶柄,轻轻剥下削好的芽片。若芽片内留有木质部,可用芽接刀骨柄轻轻剔除。然后右手捏住叶片,左手扶住砧木,将接芽插入砧木“T”字形切口内,使接芽上端与砧木上端切口紧密结合,用塑料薄膜条绑紧。芽接1周后,若接芽叶柄变黄,用手轻轻一触即落,而芽为翠绿色,则表示已经成活。
半月后,芽若开始萌动,要及时松绑。接芽抽生枝条后,要及时剪砧,以免砧木与接穗争夺养分,影响接德生长。秋季芽接的,当年仅成活,不发枝,可到第二年春天发枝后剪砧。剪砧位置应在"T”形接口上方2厘米处。剪口要平滑并向接芽反面倾斜。
库百科养殖网友情提示:请广大网友及时登录库百科农业网的资讯栏目,了解相关信息。
上一篇:槐叶决明的播种方式 下一篇:天竺葵的生长习性和养护管理要点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