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疫病发病症状、病因及其防治措施
发病症状
可为害茎叶任何位置及果实,幼苗期到成株期都能够染病。幼苗染病, 开始在嫩尖上出现暗绿色、水浸状腐烂,逐渐干枯,形成秃尖。成株期重要 危害茎基部、嫩茎节部,开始为暗绿色水浸状,以后变软,显著缢缩变细, 发病位置以上的叶子逐渐枯萎,或青枯死亡。叶子被害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病 斑,逐渐发展形成近圆形的大病斑。连阴天温度低、湿度大时,病斑发展极 为快速,受害部叶水烫样的水烂,用手极易一块块取下。干燥时病斑快速失 水,呈现现边缘暗绿色、中部淡褐色的病斑且易破碎。在温室湿度大的条件下 ,病斑一般不干裂。瓜条被害时,呈现现水浸状暗绿色近圆形凹陷斑,病瓜皱 缩软腐,表面生有灰白色到白色稀疏棉絮状物(孢囊梗与孢子囊),有腥臭味 。
病原及产生规律
病原菌是真菌,为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的甜瓜疫霉(Phyto-phthora melonis Katsura)。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壁孢子、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 粪肥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或越夏),重要依靠雨水、灌溉水、气流传播,也 可借助施肥传播,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致病。发病后病部上产生孢子囊及 游动孢子,借助气流及雨水溅射传播进行再感染,病害得以快速蔓延。这类 病害发病周期短,流行快速,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容易流行。连续阴雨天发 病重。病菌发育温度为15-37摄氏度,适温为25-30摄氏度。在气温25摄氏度并有水滴的 情况下,病害循环1次仅需20-25小时。连作、低湿、排水不良、田间郁闭 、通透性差,或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易诱发本病。秋冬茬黄瓜在露地 成长时期就能够发病,扣棚后,大棚内湿度大有水滴,遇连阴天不放风,病 情会急剧加速。
发病 因素
1、气象条件。病菌发育的温度范围为5—37摄氏度 ,最适为28—30摄氏度。在 适于发病的温度范围内,雨季的长短,降雨量的多少,是病害流行的决定性 因素。雨季来的早,雨日持续久,降雨量大,则发病早,病情重,损失大。 所以田间发病高峰常常紧接在雨量高峰之后。
2、土壤湿度。地下水位高,地势低洼,雨后不能快速排水。浇水过多 或水量过大,田间潮湿,发病都重。
3、种植条件。老菜区,连作地,发病重。新菜区,轮作地,发病轻。 平畦种植比垄栽发病重。秋黄瓜晚播发病也重。
防治措施
l、合理轮作。黄瓜疫病除危害黄瓜外,还感染葫芦、西瓜、冬瓜等蔬 菜,因此在茬口安排上应防止重茬或与瓜类、茄科作物连作,可与十字花科 、豆科等蔬菜轮作,2—3年轮作1次,以减轻植株染病几率。
2、采用高垄宽窄行定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一般垄高l5—20厘米, 垄宽30—40厘米,宽垄距8O一9o厘米,窄垄距40—50厘米。种植密度为每亩 3800--4000株。成长时期及时拔除病株,摘除发病叶片,收获后及时清除枯枝烂 叶、根茬及杂草,以减少下茬蔬菜的感染来源。
3、灌水。采用滴灌和膜下暗灌技术,禁止大水漫灌,防止积水,苗期 控制浇水,结瓜期做到地面干湿均匀。发病时浇水减到最低量,控制病情扩 展。采用覆盖地膜可有用阻挡土壤中病菌溅附到植株茎叶和果实上。
4、化学防治。定植缓苗后用10%科佳悬浮剂2000—2500倍液预防,间 隔7—14天,用2次。发病初期用药:10%科佳悬浮剂1000—1500倍液,58% 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72 .2%普力g水剂600—700倍液,7—10天1次,连用3—4次。
上一篇:杨梅油茶黑胶粉虱病害的防治 下一篇:软籽石榴苗多少钱一棵 什么石榴品种最好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