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红薯贮藏法
鲜红薯的体积大、含水量多,组织细嫩、皮薄,容易破皮受伤,又易受冷、怕热、怕干、怕湿、怕闷,如果管理不好,很容易出现烂窖现象。因此,要保管好红薯,使之安全贮藏,保证其不烂或少烂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贮藏期间应注意加强贮藏管理。
首先要把好入窖消毒关:红薯在贮藏期间的主要病害是软腐病黑斑病和茎线虫病,其次为镰刀菌干腐病、青霉病等。发病原因是:薯块感染病菌、拐子带菌或病窖传染等。薯块受冻害、淹害或缺氧时,常发生软腐病。黑斑病菌在贮藏初期气温较高时发病较重。因此,入窖前严格精选不带病害的薯块和薯窖消毒非常重要。
薯窖消毒一般按每立方米体积用硫磺50g,点燃,封闭窖门、窗,熏蒸3天3夜,也可在入窖前用2%福尔马林或1%~2%硫酸铜喷洒消毒;为了预防病害,红薯在入窖前可用50%代森铵稀释200~3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或25%多菌灵稀释500~1000倍浸薯lomin,晾干入窖可防黑斑病。
对茎线虫病严重的红薯,收垄后,三垄合一垄,在田间用稀释400~500倍辛硫磷喷洒薯块,然后晾干贮藏,对杀死薯块表面线虫有良好的效果。 其次要做好窖温控制关:在10℃以下时,薯块的细胞原生质活动停滞,生理机能受到影响,因而发生冷害。当温度在-2℃时,薯块内部细胞间隙结冰,其组织被破坏,因而发生冻害。受冷害或冻害的薯块由于生理作用反常,新陈代谢受到破坏,致使薯块的贮藏性和抗病力降低,因而容易受病菌侵染,造成烂窖。
在贮藏初期,气温较高,常出现呼吸高峰,薯堆内水气多,湿度大,因而在薯块表面会出现结露现象,发生湿窖。 红薯在贮藏期间部分淀粉被转化成糖,造成淀粉的损失。红薯贮藏一个冬季后,其淀粉含量的降低占总含量的20%左右。用贮藏时间过长的红薯生产淀粉时,淀粉的产率将下降。
因此,若用红薯生产淀粉,除将其少部分鲜存以保证工厂的短时间加工生产外,通常都要将新鲜红薯切片晒干后贮藏,这样可避免红薯腐烂以及淀粉转化为糖而造成的损失。
上一篇:夏季喝花草茶选用有讲究 下一篇:薄荷的生态习性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