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翠菊(江西腊)的病虫害防治办法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5-26|点击次数:
翠菊(江西腊)的病虫害防治办法-库百科养殖网 翠菊(江西腊)的病虫害防治办法玫瑰色的分生孢子堆。

  2)病原:尖孢镰刀菌翠菊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sp. callistephii(Beach) Snydre &Hansen],属半知菌亚门。为土壤真菌,能在病株残体上生存延续数年,随种子和土壤传播。

  3)防治方法:a、播种用的种子,用0.1%升汞液浸泡30分钟,以杀灭所带的病原菌。b、每年轮换育苗和定植的地段或花盆。c、由于病株残体上的病菌随土壤传播,操作时,避免将带菌土壤混入新土。d、土壤消毒:苗床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2公斤,混入细干土30公斤,混匀后均匀撒入定植穴内。e、发病初期、发病前药剂灌根或喷雾。

  (1)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每株灌药0.25公斤,5~7天灌一次,连续2~3次。

  (2)用40%多菌灵胶悬剂4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10%双效灵水剂200~300倍液,或25.9%抗枯宁500液。

  (3)也可用农抗"120"100ppm灌根也有一定防治效果。

  (4)用高锰酸钾800~1500倍液灌根也可。

  4.翠菊锈病:

  1)症状:叶片正面出现褪绿斑,相应背面可看到圆形淡黄色粉状孢子堆。已知江苏、云南、上海等省(市)有分布。

  2)发病条件:翠菊附近有转主寄主松属植物时,易导致该病发生和流行。病原菌:Coleos porium asterum (Diet)Syd.称紫苑鞘锈菌。

  3)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酒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2.5%速保利3000倍。

  5.翠菊褐斑病:该病是翠菊的一种常见叶部病害,严重时,叶片枯黄,导致全株枯萎。

  1)症状:初期在叶片在出现近圆形大小不一的紫褐色病斑,后变成黑色或黑褐色。后期病斑中心转浅灰色,再现细小黑点。叶上病斑较多时,全叶变黄干枯。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顺次向上枯死。

  2)病原:为壳针孢属的一种真菌Septoria chryrsan-themella Sacc.

  3)传染途径: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风雨传播。北方7~8月高温多雨,发病严重。植株植过密时,易于发病。

  4)防治方法:a、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段种植。种植密度要适当。选择抗病品种。发现病叶立即摘除。秋末,收集病落叶和病残体集中毁。b、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1%波尔多液,或755百菌清500倍液防治。每隔7~10天喷施1次。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