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猪几种产科病的中药疗法 各种猪病中药治疗方案【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猪几种产科病的中药疗法 各种猪病中药治疗方案

在养猪生产实践中,母猪产科病是影响生猪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防治不当,将会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几种产科病的中药疗法 各种猪病中药治疗方案.

一、产后瘫痪

产后瘫痪是母猪产后气血耗损、感受风寒的一种疾病。常以瘫痪无力为主要症状。

病因:产后气血亏损。风邪乘虚侵袭,是常见原因。感受寒湿,气血凝滞也可引起此病。

症状:通常分娩后2~5天发病。初期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乳量减少,起立困难,行走时后躯摇摆,严重时卧地不起,后躯瘫痪。

预防:产前怀孕母猪适当运动,产仔时及产后保持猪舍温暖干燥,注意风寒湿邪侵袭。

治疗:本病以活血祛風、除湿散寒为原则。

方1:官桂25克,麻黄、桂枝、秦艽、赤药、钩藤、姜黄各15克,细辛、煨附子、防己、苍术、甘草各10克,红藤(大血藤)为引。煎水灌服。方解:麻黄、桂枝、细辛祛风散寒;附子、秦艽、苍术回阳去湿;姜黄、官桂温行四肢;赤药、红藤活血舒筋;钩藤、防己除湿;甘草调胃温中。

方2:当归、川芎各20克、鸡蛋壳5个。研成粉末。用开水泡后,一日灌服3次,连用4天。

方3:防风、当归、行骨风各20克,独活、桑寄生、威灵仙各15克,杜仲5克。煎水内服。

二、流产

母猪产期未到胎儿下落者,叫流产。

病因:因喂养失调,营养不足,致使气血虚弱,胎元不固所致。滑跌挤压,猛力击打,过受寒冷或因误服药物所致某些疾病,如猪气喘病,也能引起母猪流产。

症状:初期起卧不安,阴户红肿,随着流出黄色或红色的黏液,继而剧烈腹痛,产下未足月的胎儿。

预防:猪舍要宽敞明亮,怀孕后期要单槽饲养,注意饲料营养,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不喂过凉饲料,不要粗暴打猪,避免猪舍拥挤和猪滑倒,母猪患病时,谨慎用药。

治疗:母猪流产在临床上很难识别其先兆,多数发现时已经流产。在治疗上,以补气养血、导瘀去滞为主。可用下方。

方1:首乌30克,艾叶、当归各25克,黄芪、白术、枯芩、党参、泡参、黄精各20克,橘皮、熟地各15克,甘草5克。将上药共为细末,调入饲料里,分两次喂服,在分娩前两月,连服2~3剂。方中除了橘皮、枯芩两种药物外,其余多具补气养血和调理脾胃之作用。

方2:黄芩35克,黄柏、生地、白术、陈皮各20克,阿胶、当归各15克,白芍10克、砂仁10克。以艾叶为引,煎水服。

方3:将南瓜蒂切碎,拌入饲料里,经常饲喂怀孕母猪,可以预防流产。

三、胎衣不下

胎衣不下是指母猪分娩后较长时间胎衣不能全部自行脱落。

病因:实践来看,多数母猪因饲养管理不到位,母猪体质瘦弱,临产经过时间过长,母猪倦怠,造成气血亏损,元气不足,不能正常将胎衣排出。

症状:分娩后胎衣部分或者全部滞留于子宫或者阴道内,也有的部分胎衣垂于阴门之外的。病猪不时努责,行动不方便,精神沉郁,伏卧,有的食欲减退,呼吸加快,时间久了胎衣腐败。阴道流出红白夹杂着带恶臭的污物,奶量减少。因此本病要及时治疗,不然,时间长了,易造成胎衣腐败或长时期过度努责而引起子宫脱出。

治疗:有一部分胎衣脱出于阴门外的,需要手术摘除。如果滞留于子宫或阴道中的,不易进行手术的,则以活血行瘀为治疗原则。可选用下列方剂治疗。

方1:酒军50克,当归、川芎、红花、香附、荆芥、炮姜、瞿麦、急性子各15克,核桃仁、甘草各10克,芡实叶5克。将上药煎水内服。方解:方中当归、川芎、芡实叶可和血补气;核桃仁、红花、急性子、酒军、瞿麦破血止痛;荆芥、炮姜去恶散瘀;香附理血气;甘草缓和诸药。所以,本方具有补气养血、破血散瘀之功效。

方2:通草20克,银花、核桃仁、益母草、冬葵子各15克,牛膝、瞿麦、桂心各10克。水煎分两次服。

四、产后缺乳

本病常见于老弱母猪和初产母猪。因气血不足,造成母猪产后乳汁少,或者有的母猪没有奶水。

病因:多因为饲养管理不当,猪体瘦弱,气血虚,不能生化乳汁;或者是初产母猪较小,而产仔又过多;或者其他疾病引起经脉壅滞,气血循环不畅等因素,皆可引发此病。

症状:食欲、精神、粪尿等无异常变化。产后乳房松弛,乳汁少或完全无奶。治疗:以补气养血、生化乳汁为原则。

方1:王不留行40克,白芍、当归、黄芪、党参各20克,通草、白术各15克。将上药共研细末,一次拌入饲料喂食,连喂2~3剂,乳汁即见增多,效果较好。方解:党参、白术、黄芪补中益气;当归、白芍补虚养血;王不留行、通草通经活血,生化乳汁。

方2:黄芪30克,当归、通草各15克,白芷10克。研末混食内服。

各种猪病中药治疗方案

猪用中草药

近年来无论是产房乳猪、保育舍小猪还是中、大猪发病,其临床表现的症状大都为混合感染,治疗难度很大。若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治疗,除了易产生抗药性及药物残留外,还易引起猪只的二重感染(主要是肝脏病变)。采用中药治疗猪常见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在生产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猪常用中草药有以下几类:

①抗菌抗病毒类:黄芩、鱼腥草、板蓝根、青蒿、仙鹤草等。

②呼吸系统保健类:麻黄、黄芩、鱼腥草、板蓝根、甘草等。

③代谢系统保健类:柴胡、丹参、生地等。

④消化系统保健类:苍术、陈皮、厚朴、山楂等。

⑤提高体质类:党参、黄芪、当归、淫羊霍等。

中草药常用的给药方法有拌料法、饮水法2种。

(一)断奶期的小猪有膝关节肿大、厌食、拉稀、眼角流黑色液体,呼吸道有疾患时,1000市斤饲料加入丹参500克,鱼腥草500克,青蒿500克,麻黄500克,甘草250克,方解:丹参活血化瘀;鱼腥草清热解毒;青蒿抗血虫、原虫;麻黄疏风解表、平喘;甘草调和诸药。

(二)有腹式呼吸,体温一般39℃一40℃左右,一栏猪当中有个1—2头,针打一下会好点,针一停又反复。就是好的猪也慢漫变僵猪,这种情况以预防为主,1000市斤饲料加入麻黄500克,青蒿500克,柴胡500克,黄芪500克,甘草500克,方解:麻黄平喘,青蒿抗原虫,柴胡疏肝、镇痛、疏风,黄芪提气增强抗病力,甘草养血润肺润喉。

(三)母猪因如蓝耳、猪瘟、伪狂犬等病毒疾病,一些盆血疾病(如弓形体、附红体)引起母猪不发情或有发情但不正常1000市斤饲料中加入青蒿1000克,黄芪1000克,当归1000克,淫羊霍1000克,党参1000克。

(四)因地理位置处在山区,水质较冷或光照不足,污染较严重等原因引起母猪产仔率低1000市斤饲料长期加黄芪1000克,当归500克。

(五)有一部分猪场的母猪经常会发生最初体温40.5-41.5℃左右,打针后降至38℃一39℃,体温降下来后猪打什么针都不食料,这种母猪一般死亡率也很低,大部分通过十天左右会恢复,眼角流黑色液体,背部有如油头螨一样的物状,毛孔根部有铁锈斑的出血点。有一些表现子宫炎多发,不易治愈,返情率高或发情不正常,在用西药的同时1000斤饲料加入青蒿1000克,当归500克,黄芪500克,有增强母猪体质,生血、补气的作用,在西药停止使用后中药持续使用,能解决耐药性的问题,长期使用本方可解决上述症候反反复复的情况。

(六)、猪腹式呼吸,体温升高,解剖肺会同胸胁骨粘连,肺部有纤维状的状物,大部分发生在天气炎热,猪呼吸量增大时,1000市斤水用柴胡500克+麻黄500克+鱼腥草500克+甘草500克,自由饮水,预防时在用上述药物的同时另1000市斤饲料加入青蒿500克拌料饲喂。治疗时加入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等同用。

(七)、猪皮肤长痘,而且越长越多,采食量下降,有不同程度的腹式呼吸,1000市斤饲料中加入生地1000克+黄芩1000g+麻黄500克+甘草500克。

(八)、猪有阶段性咳喘,每一批猪生长到一定重量时便发生咳喘,咳到一定时期后又康复的猪场预防1000市斤饲料加入麻黄1000克+柴胡300克+甘草500克。

(九)、猪肌肉苍白、黄疸、机体衰竭,生长缓慢,特别是疾病愈后产生的僵猪及各种品种、年龄段的猪产生厌食、消化不良1000市斤饲料中加入山楂500克,丹参500克,黄芪500克,党参500克,青蒿500克,有特效。

(十)、猪咳嗽从中医理论上分干咳、湿咳,所谓干咳时声音洪亮,声大,连续咳,没有痰回者称为干咳,治疗以润肺、润喉、清热解毒为主,1000市斤饲料加入板蓝根1000克,麻黄1000克,甘草1000克,预防减半。对咳声较小,且在咳几声后有“咳啊”一声有痰回症状的猪以祛痰、平喘、除湿燥热为主,1000市斤饲料鱼腥草500克+麻黄1000克+柴胡500克+甘草500克。

(十一)、猪流鼻水、塞鼻子,大多发生在冬春之交,夏秋冬季节转变时,1000市斤料中加入柴胡1000克、板蓝根1000克,麻黄1000克,甘草1000克,饮水量减半,预防量减半。

(十二)、夏天天气炎热,猪产生困脾厌食,影响生长,10OO市斤饲料加入500克青蒿、500克苍术,500克鱼腥草有防暑降温,杀原虫,排毒的作用。

(十三)、冬季天气变化,特别是寒流到来的前两三天猪会发生拉稀。治疗用1000市斤饲料加入山楂1000克,黄芪1000克,仙鹤草1000克,苍术1000克,预防量减半,且本方有增强抗寒能力,提高生长率,抗病的作用。

(十四)、猪采食量低,1000市斤饲料加入厚朴1000克,陈皮1000克,山楂1000克,可健脾理气,提高采食量。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