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猪球虫病的症状 猪球虫病的预防与治疗【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猪球虫病的症状 猪球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猪球虫病是一种由艾美耳属和等孢属球虫引起的所致的仔猪消化道疾病,腹泻,消瘦及发育受阻。成年猪多为带虫者。可曾世界性流行。猪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和等孢属球虫引起的以猪腹泻、消瘦及发育受阻为主要特征的寄生虫疾病,球虫病是养猪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寄生虫病。特别是在规模化养殖场,猪球虫感染普遍存在,感染率达5%~100%,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必须引起养殖户及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球虫病的症状 猪球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1.3.jpg

1、病原种类及生活史

该病的病原主要为猪艾美耳属球虫和等孢属球虫,两者同属原生动物门、孢子虫纲、真球虫日、艾美耳科。日前,被普遍认可的有效种类共有艾美耳属8种和等孢属1种,以猪等孢球虫感染性最强,危害最为严重,其卵囊在恶劣的环境下以及消毒剂的作用下都能存活,可在土壤中存活数月之久,且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发育,导致仔猪发生重复感染。此外,还有粗糙艾美尔球虫、蠕孢艾美尔球虫、蒂氏艾美尔球虫、精艾美尔球虫、有刺艾美尔球虫、极细艾美尔球虫和豚艾美尔球虫。

猪球虫的生活史可分为孢子生殖、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三个阶段,其中孢子生殖在外界环境中完成,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都是在体内进行的。卵囊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外部条件下,逐渐发育为具有感染性的孢子化卵囊,当孢子化卵囊被猪吞食进人体内,子孢子释出并进入肠道内,穿破肠上皮细胞,变成网形滋养体,然后经裂殖过程变为裂殖体,裂殖体成熟后,当宿主细胞破坏崩解时,裂殖体释出大量裂殖子,当进入肠腔的裂殖子侵入其他肠细胞时,会发育形成大小配子体,小配子体钻人大配子体完成受精形成合子,然后形成卵囊壁,发育成为卵囊,发育为未孢子化卵囊进入肠腔后随粪便排到体外,在体外进行孢子生殖。进入下一个生活周期。

2、症状

猪球虫病主要以7~21日龄的仔猪为侵害对象。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病猪主要表现为体况下降,发育停滞,被毛粗糙无光泽,出现腹泻症状,病初排松软糊状的黄色或灰色粪便,偶尔由于潜血而呈棕色,后逐渐呈水样,腹泻症状通常会持续4~6天,临床上死亡率的高低变化较大,这可能与猪所吞食孢子化卵囊的数量以及继发或并发其他肠道疾病有关。病猪死后剖检可见为急性肠炎特征,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肠道黏膜有出血斑,可见不同程度的坏死,黏膜上有黄色假膜附着,肠腔内容物为暗红色糊状纤维素性物质,气味酸臭。显微镜下观察可在黏膜上皮细胞内看见发育阶段的虫体。

3、诊断

由于病猪发生腹泻时,可能不排出卵囊,凶此粪便虫卵漂浮法缺乏准确度。确诊必须进行小肠黏膜上皮图涂片镜检得出,在无菌的条件下刮取病猪肠道内黏膜,将刮取物置于显微玻片上制成涂片,然后用瑞氏、姬氏、新甲基蓝等染色法中的任一种方法进行染色,如果可见蓝紫色的裂殖子,则可确诊为球虫病。另外,还要做好球虫病与轮状病毒感染、传染性胃肠炎、大肠杆菌病等腹泻型疾病的鉴别诊断。

4、预防

搞好圈舍内的环境卫生是预防猪球虫病发生的最好方法。坚持做到及时清理圈舍内的粪便、污水、垫料及污染物,确保圈舍清洁卫生。定期对舍内的地面、墙壁、围栏各种器具进行彻底消毒,净化环境消灭虫卵。特别是要加强产房环境及器具的消毒,先用热水冲洗地面、围栏及用具等,可用石灰粉保持地面干燥,用5%氨水消毒喷洒地面进行消毒,使用喷灯对器械进行灼烧消毒,彻底杀灭产房环境中的球虫卵囊,以减少仔猪球虫病的发生。

5、治疗

加强疫病监控,及早发现病猪,科学用药治疗。临床可用百球清,按20mg/kg的剂量,完全溶解于2mL水中,一次灌服,5天1个疗程,可有效缓解仔猪腹泻,杀灭虫卵,治疗效果较好。还可使用磺胺六甲氧嘧啶进行治疗,使用剂量为20~25 mg/kg,每天1次,连用3天,或以0.0125%浓度拌于饲料中,连喂5天,治疗效果良好。病猪还可口服增效磺胺制剂,按25~30 mg/kg的剂量使用。如果腹泻症状较为严重,还应采取肌注阿托品、庆大霉素、维生素B1组成的混合药液,连用2~3天。同时采取措施进行辅助治疗,促使机体抵抗力增强,降低死亡率。

1、病原种类及生活史

该病的病原主要为猪艾美耳属球虫和等孢属球虫,两者同属原生动物门、孢子虫纲、真球虫目、艾美耳科。目前,被普遍认可的有效种类共有艾美耳属8 种和等孢属1 种,以猪等孢球虫感染性最强,危害最为严重,其卵囊在恶劣的环境下以及消毒剂的作用下都能存活,可在土壤中存活数月之久,且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发育,导致仔猪发生重复感染。卵囊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外部条件下,逐渐发育为具有感染性的孢子化卵囊,当孢子化卵囊被猪吞食进入体内,子孢子释出并进入肠道内,穿破肠上皮细胞,变成圆形滋养体,然后经裂殖过程变为裂殖体,裂殖体成熟后,当宿主细胞破坏崩解时,裂殖体释出大量裂殖子,当进入肠腔的裂殖子侵入其他肠细胞时,会发育形成大小配子体小配子体钻入大配子体完成受精形成合子,然后形成卵囊壁,发育成为卵囊,发育为未孢子化卵囊进入肠腔后随粪便排到体外,在体外进行孢子生殖。进入下一个生活周期。

2、症状

猪球虫病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的多雨季节,各年龄、品种、性别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但以仔猪易感性最强,危害最为严重,成年猪症状不明显,只表现为带虫。猪球虫病主要以7~21 日龄的仔猪为侵害对象。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病猪主要表现为体况下降,发育停滞,被毛粗糙无光泽,脱水眼窝塌陷,出现腹泻症状,病初排松软糊状的黄色或灰色粪便,偶尔由于潜血而呈棕色,后逐渐呈水样,腹泻症状通常会持续4~6d,临床上死亡率的高低变化较大,这可能与猪所吞食孢子化卵囊的数量以及继发或并发其他肠道疾病有关。病猪死后剖检可见为急性肠炎特征,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肠道黏膜有出血斑,可见不同程度的坏死,黏膜上有黄色假膜附着,肠腔内容物为暗红色糊状纤维素性物质,气味酸臭。

3、诊断

由于病猪发生腹泻时,可能不排出卵囊,因此,粪便虫卵漂浮法缺乏准确度。确诊必须进行小肠黏膜上皮图涂片镜检得出,在无菌的条件下刮取病猪肠道内黏膜,将刮取物置于显微玻片上制成涂片,然后用瑞氏、姬姆萨氏、新甲基蓝等染色法进行染色,若见蓝紫色的裂殖子,可确诊为球虫病。另外,还要做好球虫病与轮状病毒感染、传染性胃肠炎、大肠杆菌病等腹泻型疾病的鉴别诊断。

4、防治措施

坚持做到及时清理圈舍内的粪便、污水、垫料及污染物,确保圈舍清洁卫生。定期对舍内的地面、墙壁、围栏各种器具进行彻底消毒, 净化环境消灭虫卵。特别是要加强产房环境及器具的消毒,彻底杀灭产房环境中的球虫卵囊,以减少仔猪球虫病的发生。无关人员禁止进入圈舍,出进入圈舍的人员及器具要先进行消毒,防止将卵囊带入圈舍。大力灭鼠,以防鼠类机械性传播卵囊。

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 控制好饲养密度, 加强通风。合理搭配日粮,给猪提供营养物质丰富的优质饲料,确保机体抵抗力处于高水平。猪群必须定期进行定期驱虫,饲养过程中可适时在饲料中添加驱虫药进行驱虫,驱虫药的种类应及时更换,确保驱虫药持续发挥作用。对其他猪群,应每月进行1~2 次驱虫,且每次间隔1 周。

5、治疗

加强疫病监控,及早发现病猪, 科学用药治疗。临床可用百球清,按20mg/kg 的剂量,完全溶解于2mL 水中,一次灌服,5d 一个疗程,可有效缓解仔猪腹泻,杀灭虫卵,治疗效果较好。还可使用磺胺- 6- 甲氧嘧啶进行治疗,使用剂量为20~25mg/kg.bw,1 次/d,连用3d,或以0.0125%浓度拌于饲料中,连喂5d,治疗效果良好。病猪还可口服增效磺胺制剂,按25~30mg/kg 的剂量使用。如果腹泻症状较为严重,还应采取肌注阿托品、庆大霉素、VB1 组成的混合药液,连用2~3d。同时采取措施进行辅助治疗,促使机体抵抗力增强,降低死亡率。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