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瘦肉型猪生态养殖技术【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瘦肉型猪生态养殖技术

一、优质二元母猪及三元杂交组合技术

加强对瘦肉率高、肉品质好、杂交优势明显的地方猪种(例如:淮猪、太湖猪等)保种繁育推广工作,做好提纯复壮。扩大优质母猪的数量,为生产优质的二元母猪打好基础。

推广优质“一洋一土(如:长白公猪配母淮猪)”、“培育品种”、“洋二元(如:长白公猪配大约克母猪)”等三种类型的二元母猪,淘汰劣质母猪。二元母猪由条件好的指定猪场提供。

大力推广“两洋一土(如:长大公猪配母淮猪)”、“一洋一培”、“洋三元(如:长大公猪配杜洛克母猪)”等三种类型的三元杂交组合技术,重点推广“两洋一土”杂交组合中“长大本”模式。

二、二元母猪饲养管理技术

1.控制饲养、保持母猪肥瘦适中。确保母猪如期发情,防止蹄肢疼痛抑制发情。选择蹄肢粗壮的种猪;后备猪的饲料要比肉猪多提供矿物质,保证骨架发育,选择适合母猪营养需要的饲料,不能用商品肉猪料替代母猪料;确保圈面干燥、不滑;防止疫病引起跛行。

2.诱导、刺激发情,促进早发情。通过加强母猪运动、晒太阳、混群、并圈等方法刺激发情;经产母猪产后7天不发情的,将其与公猪或发情母猪放在一起。也可用药物促进早发情,产后2天内,肌内注射前列腺素(PG)等。药物治疗不是迟发情的,肌内注射绒毛膜激素(HCG)或促黄体素(LH)等。

3.加强集约化猪场母猪的集中繁殖工作。重点是人为调整母猪发情时间,实现同一猪场的母猪分成若干批,每批若干头母猪同期发情、同期配种、同期产仔,为实现肉猪的全进全出打好基础。

4.预防和及时治疗子宫炎症。重点是预防,如禁止自然交配和输精时一管多猪不消毒等的发生。一旦感染,要采取冲洗、抗菌等综合方法及时治疗,防止转化为慢性。发现子宫炎症的母猪不能配种,必须等痊愈后再输精。

5.实行正确的发情鉴定方法。二元母猪必须采取“压背法”检查母猪是否发情,每天检查2次;洋二元母猪最好在有公猪的前提下检查,才能确保发情的准确性。只有压背不动,母猪才能输精。

6.加强免疫,防止流产、死胎。所有二元母猪除了进行常规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以及五号病免疫外,还要注射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等疫苗。

三、人工授精技术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生产优质三元杂交商品瘦肉猪的关键。只有人工授精,组织最好的种公猪并实行最科学的饲养方法,才能保证种公猪的质量。由于公猪在三元杂交猪中的重要性占75%,而母猪的重要性仅占25%,因此可以组织最优秀的公猪集中在改良站饲养,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配种,这是多快好省生产优质商品猪的最佳方法。人工授精还可以避免许多传染病的传染,也是生产优质瘦肉型猪所必须的关键技术之一。

1.改善公猪生活环境。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建立各种规模、各种体制的猪人工授精供精站,将公猪舍温度常年控制在30℃以下,保护公猪蹄肢,保持猪舍通风正常、空气新鲜。

2.提高公猪饲养水平。对公猪实行科学的饲养方法,(www.613935.com)在饲养中添加有机微量元素代替原来的无机元素,科学调整配方,既保证猪种不退化,又能提高精液质量。

3.改进精液采集技术。实行科学的采精方法,确保公猪达到最佳的性兴奋状态,既保证公猪采精充分,养成良好的习惯,延长使用寿命,又能保证精液不被污染,确保原精质量。

4.提高精液检验水平。科学、正确检测精液稀释前后的质量,根据不同公猪选择最适合的公猪精液稀释液稀释精液,最大地延长精液的生存时间,为运输精液、人工输精赢得时间。

5.加强精液的恒温保存。建立分布全县的猪精液销售网点,在这些网点配备必须的设备确保精液的恒温保存及其质量检测,确保24小时都能面向养猪户出售精液,保证母猪适时输精。

6.普及输精技术。向养母猪户普及仿生输精法,在养母猪户购买精液时进行面对面技术指导,根据不同的母猪品种购买相配套的公猪精液输精,正确开展三元杂交,防止搞乱猪种。

7.实行重复输精。发情适期二元母猪每情期输精2~3次,每次输精20~40毫升,外血含量越高的母猪输精量越是要高,而且输精的间隔时间也要适当延长。洋二元母猪每次输精量要达到80毫升左右,输精次数要达到3次,少数母猪分别达到5次,个别母猪可能只能输精一次,总之要输到发情母猪不让输精为止。

8.优化公猪质量。根据公猪配种后生产的小猪的表现,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受胎率最高、后代表现最好的公猪留下来继续饲养和供精,及时淘汰品质差的公猪,确保优质瘦肉猪的生产。

四、商品猪全程饲养技术

商品猪全程饲养包括仔猪保育、育肥前期、育肥后期三个阶段,养好这三个阶段的猪,对于保证三元杂交商品猪的生长速度、猪的瘦肉率、猪肉的品质十分重要。

1.高效仔猪料及仔猪35日龄断奶。仔猪3~5日龄时进行诱食,7日龄开始强迫性训练。高效仔猪料的要求很高,一般猪场很难配制,最好买商品料,如正大551、大江311、新城401等。根据各场技术水平、猪舍条件、仔猪体况实行35日龄左右断奶。对于少数技术水平高、猪舍条件好的猪场,可实行28日龄断奶,甚至17~21日龄断奶;对其他的30日龄达到旺食期、膘情好、被毛光亮的场,可在35~40日龄断奶;对开食迟、仔猪营养不好的场,可推迟到45日龄。断奶前一周,母猪饲料应渐减,使泌乳量减少,防止乳房炎的发生。

2.仔猪网上培育。仔猪断奶后在原来环境中留栏一周,然后原窝转入仔猪保育舍饲养。要创造条件实现高床网上培育,可以减少仔猪接触粪的机会,减少许多疾病的感染,提高健康水平。制造网的材料可以是细钢筋,也可以是毛竹片、铸铁等。

3.肉猪全进全出。将相同来源、相似日龄与体重的猪放在同一栋猪舍内,同批培育、同期育肥、同期出场屠宰。然后,将空猪舍及其设备彻底清洗与消毒、封棚、干燥一段时间,等待另一个年龄段的猪进舍。①集中生产。所有繁殖母猪要调整配种日期,或实行同期发情,做到集中配种、集中产仔、集中保育、集中育肥、集中屠宰上市。猪群离舍后,猪舍应彻底清洗消毒干燥后再接受新的猪群。如果一个猪舍内有猪发病和死亡,不要零星补充猪只,应在全群育肥或淘汰后,经过彻底消毒,空闲15天后再引入无病猪群。

②点隔离饲养。猪场内每栋猪舍跟其他猪群隔离开,一栋猪舍养同一批次的猪,每栋猪舍间距离越大越好,进入每栋猪舍都有相对独立的消毒措施,栋与栋之间人员与设备相互不来往交叉,以防不同年龄猪、不同猪舍间疫病交叉感染,尤其是要防止年龄大的猪将病传染给年龄小的猪。如果条件不够,也要变通。如,在一栋猪舍中隔离出不同的饲养区,使不同隔离区内的猪不能有任何直接或间接的相互接触(空气、粪便等)。在许多猪场,可以采取部分隔离的方法。即舍内不同批次的猪应饲养在不同的饲养区内,而不同的饲养区内必须用至少1.5米高的隔板或墙壁,最好用到顶的墙隔开。

4.育肥猪分阶段饲养技术。前期(20~60千克)为猪提供能量12.96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5%~16%的优质配合料,任猪敞开采食或不限量按顿喂;后期(60~90千克)控制营养摄入量,限制脂肪沉积。首先是降低饲养质量,消化能降至11.9兆焦/千克,粗蛋白质降至13%~14%。其次是限制采食量,约占敞开饲喂的80%,即每次仅让猪吃八成饱,相当于15~20分钟的连续采食量。

5.肉猪配合料、生喂技术。配合料最好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品牌饲料,也可以按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购买浓缩料回去,按说明书添加其他主要原料搅拌配制而成。生料分两种:一是粉料和颗粒料。条件好的猪场可喂颗粒料,可减少粉末飞扬,改善猪生长速度及饲料利用率,但要安装饮水器,或每圈一水槽,保证充足清洁饮水;二是湿拌料。即将青粗精料按料水比1:1搅拌后饲喂。有的地方将这种料堆放1~2天发酵后再喂猪,但要注意将青料洗净,防止寄生虫感染。堆放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变质。每日饲喂2~3次。喂量比例:早晨35%、中午25%、傍晚40%。要改变传统的将饲料煮熟加水成稀汤状喂猪的不良习惯。饲料拌水或拌青饲料浆水程度以捏得拢、散得开为宜。

唐式校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