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猪场粪污处理现状及应变方法【库百科农业网】
现代化猪场粪污处理现状及应变方法
中国现代规模化养殖场的设计及运行理念基本是从欧美引进而来,猪场的粪污处理亦是欧美模式,舍内水泡粪,舍外通过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发电可以解决猪场自身的用电能源问题。欧美国家严格控制畜禽养殖与土地承载能力,畜禽养殖数量必需以土地能消纳的粪污量为前提,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渣和沼液通过周围土地来消纳。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现代化猪场粪污处理现状及应变方法。
1、卫生防疫
养猪场应建立健全严格的防疫管理制度。定期做好养猪场所、环境和生产用具的消毒工作。实施动物免疫登记证制度,对国家和黑龙江省兽医管理部门确定的必须免疫的动物疫病严格按免疫程序实施免疫。要根据本地区疫病流行情况,确定本场的免疫程序。所用疫苗来源于具有动物生物制品经营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过期疫苗和使用过的疫苗瓶,应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以避免误用。只能使用经国家授权批准、在国家行政管理部门注册过的兽药,不得使用违禁药物和超量使用允许使用的药物。应及时更新药物购买记录、管理使用记录并保存,购买记录应包括购买日期、产品名称、数量、批号、有效期和生产厂家。有药物使用和记录,管理记录应包括批号、用药日期、用药的标识代码、用药的数量、用药总量、用药结束日期、休药期、药物管理者姓名。过期药物和使用过的药瓶,应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处理。
猪场应实行兽医防疫卫生管理场长负责制。组织拟定本场兽医防疫卫生工作计划,制定各部门的防疫卫生岗位责任制。领导实施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常见普通病的预防、控制和消灭工作。应根据猪场规模配备有执业兽医师资格证的兽医。猪场要建立有一定诊断和治疗条件的兽医室和治疗圈舍,并建立健全免疫接种、诊断、治疗和病理剖检记录。应有指定的治疗圈舍以隔离和治疗伤病猪。应对治疗圈舍中的猪只每天至少进行两次检查。对治疗无效的猪只应立即征求兽医的处理意见或实施人道屠宰。治疗圈舍应通风良好、结构合理、温暖干燥并为伤病猪提供适宜的躺卧区。治疗圈舍在重新使用前,应空舍、空栏、清洗、消毒并应有消毒记录。
要从非疫区引种,并有产地检疫证书,必要时进行血清学检测。引入后应隔离饲养2个月,经本场兽医检疫,确认健康后,再经全身喷雾消毒,方可入舍混群。在隔离期间还应驱除体外寄生虫,没有注射疫苗的应补注各种应注射疫苗。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方式。每批猪只调出后,猪舍应彻底清洗、消毒,空舍5~7天后再转入新的猪只。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时应进行淋浴并更换场内工作服、工作鞋帽,至少应洗手、更换工作服、工作鞋帽。工作服、工作鞋帽要在场内进行定期的清洗、消毒。禁止非生产人员和车辆进入生产区。必须进入时应在淋浴后,更换工作服、工作鞋帽,经消毒池(口)进入,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不准将非生产用具带入场内,生产用具经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各猪舍的用具不得串换或混用。兽医人员不准对外从事出诊、防疫、阉割等工作。猪场严禁饲养猫、犬、鸟类等动物。
猪舍、饲料库等建筑物的所有出入口应适当防护,防止啮齿动物和鸟类侵入。放置药物灭鼠时应避免非目标生物的接近。保存有害生物控制、检查和采取必要措施的详细记录,记录表明对有害生物进行定期检查。一旦发生有害生物的存在,内部具有相应的控制能力或与有关防疫部门联系。发生疫情或疑似发生疫情,兽医和防疫员应及时诊断,并向当地兽医管理部门报告疫情。确诊发生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必须扑灭的传染病时,应配合当地兽医管理部门,实施严格的隔离、扑杀、封锁。发生国家或地方控制需净化的疫病时,应对动物群体实施清群和净化。发生疫病的养殖单位,应按国家要求进行消毒,对病死或淘汰的猪只进行无害化处理。猪只出场时,猪场应提供疫病监测和免疫证书,严禁病猪、疫区的猪只出栏上市。应记录所有死亡猪只死亡原因及处理方式。应有专用场所或容器储存病死猪只,该场所或容器应远离猪栏并易于清洗和消毒。病死猪尸体应进行焚化、发酵等无害化方式处理。
2、粪污处理
规模化猪场产生的粪尿污水量较大,必须进行有效的贮存和处理。应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进行猪场的规划设计和粪尿污水的处理利用。在猪场的规划设计时,应选择适宜的生产工艺,努力减少污水的产量,如不采用水冲清粪方式、实行雨污分离等,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猪场应根据粪尿污水产量建设相应的贮存设施。粪尿污水的常用贮存设施有固体、液体、粪浆三种型式。贮存地点有舍内集粪槽、舍外贮粪罐或贮粪池、发酵池,所有贮存设施都需衬以防渗内壁。根据黑龙江省的气候条件,为便于在适宜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作物栽培季节时进行施肥,应建设能贮存猪场6~9个月粪尿污水总产量的贮存设施。粪便贮存设施应设置明显标志和围栏等防护措施,保证人和其他动物的安全。
对粪便中所有的养分、病原体和其他生物学敏感物质,都应考虑以最经济而安全的方式加以利用。应根据粪尿污水的类型、是否进行固液分离等,建设相应的液体发酵、固体发酵等设施,并应配套有足够消纳能力的农田、草地、林地等。如进行沼气生产,沼液也应处理后加以利用。禁止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猪粪尿污水直接排放或施入农田。定期向当地相关部门报告粪便污水产量、贮存、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并接受当地和上级畜牧部门和环境保护机构的监督与检测。
3、病死猪处理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应遵循就近、及时、安全、高效、环保、节能的原则。规模化猪场应建设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无处理能力的猪场应配备专用的冷藏设施、专用运输车辆,委托有资质的机构代为处理。运送病死猪尸体时要用密闭、不渗漏的容器包裹。从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工作人员应经过兽医专业知识的培训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专门知识的培训。在进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时要做好人员防护工作。规模化猪场应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制度。
可采用焚烧法、化制法、发酵法等进行病死猪尸体的无害化处理。①采用焚烧法时,焚烧设备应安装在猪场的下风向处,远离管理区、生产区。焚烧炉燃烧室温度应≥850 ℃并进行充分燃烧。烟气、炉渣等按规定进行处理。②采用干化法时,化制设备应安装在猪场的下风向处,并远离管理区、生产区。特制的干化处理设备中心温度应≥140 ℃,压力≥0.5 MPa,时间≥4 h。经高温高压烘干后,再将残渣传输至压榨系统处理。废气、污水等按规定进行处理。③采用湿化法时,湿化机应安装在猪场的下风向处,并远离管理区、生产区。将病死猪投入特制的高压设备内,通过高温蒸汽对病死猪进行处理,中心温度应≥135 ℃,压力≥0.3 MPa,处理时间≥30 min。经高温高压和固液分离处理后,固体物料送入烘干系统、液体送入油水分离系统处理。污水按规定处理。④高温生物发酵法不适用因炭疽等芽孢杆菌类致死的猪。安放处理设备的场所应位于猪场的下风向处,并远离管理区、生产区。将病死猪投入特制的设备内,添加适量生物菌种,根据不同目的,可掺加锯末、木屑、玉米芯、稻壳粉、统糠等辅料,处理温度设置≥160 ℃,物料温度90~120 ℃,分解病死猪尸体。处理过的物料可用作生产有机肥的原料。⑤采用窖化法时,化尸窖应建在猪场的下风向处,并远离管理区、生产区和饮用水源地。化尸窖应为砖混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做防渗漏处理。化尸窖应设置投掷口、异物吸附、过滤除味等装置。处理病死猪前,应在化尸窖底部铺洒生石灰或消毒剂,每次投入病死猪后,应放入消毒剂,并对投掷口、化尸窖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当化尸窖尸体达到容积的3/4时,应停止投放并密封窖口。化尸窖周围应设置围栏和警示标识,由专人负责管理。⑥掩埋法不适用因炭疽等芽孢杆菌类致死的猪。掩埋坑应建在猪场的下风向处,并远离管理区、生产区和饮用水源地。应根据一次处理病死猪数量确定掩埋坑的容积,坑底应高出地下水位1.5 m以上。病死猪投入坑内后,最上层距地表1.5 m以上。投入病死猪前,坑底铺洒生石灰等,每投入一层病死猪,应在病死猪上撒生石灰等消毒剂。掩埋坑用土覆盖,厚度不小于1.0 m,并设警示标识。掩埋后应使用生石灰等消毒剂对掩埋场所周围进行彻底消毒。掩埋后应定期进行巡查,如出现塌陷应及时加土覆盖。
规模化猪场应建立病死猪收集、暂存、无害化处理等记录,详细记录病死猪的数量、耳标号、死亡原因、处理方式、处理时间、经手人等信息。档案记录应留存2年以上。
4、部分术语和定义
“一点式”生产工艺,也称自繁自养生产工艺,指将繁殖猪群、保育猪群、生长肥育猪群等全部猪群饲养在同一个地点(猪场)内。
“多点式”生产工艺,指将繁殖猪群、保育猪群、生长肥育猪群等不同猪群饲养在分设在不同地点的、独立的且相互隔离的猪场内,并实行“全进全出”制度,以防止疫病的垂直和水平传播。有“三点式”(配种+妊娠+哺乳、保育、生长肥育)生产工艺和“两点式”(配种+妊娠+哺乳、保育+生长肥育)生产工艺,不同点(猪场)之间距离1000 m以上。
“全进全出”,指同一栋猪舍(或同一个单元、同一个猪场)内的猪在同一天转进,又在同一天转出。“全进全出”制度是集约化猪场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
个体限位栏, 指对母猪实行个体单独饲养的猪栏。单体栏长度2.2~2.4 m,宽度0.6~0.7 m,高0.9~1.0 m,食槽和饮水器均设在前栏门上。
母猪智能饲喂系统,是由计算机系统作为控制中心,一台或多台饲喂器为控制终端,通过读取置于母猪耳标内的电子信息为计算机提供数据,由计算机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指令饲喂器的机电部分进行工作,达到对母猪的数据管理和精确饲喂。主要包括:母猪智能化精确饲喂系统、母猪智能化发情鉴定系统、母猪智能化分离系统。
断奶-育肥系统,指从断奶到出栏的整个饲养过程将一群猪饲养于同一猪栏中,以减少转栏、混群对猪造成的应激和管理上的麻烦。
潮拌料,指饲料调制的一种方法,将干粉料加适量的水拌好后饲喂。料水比例为1∶(1~1.5)。
干湿料饲喂法,指使用干湿料饲喂器,在同一地点既提供饲料,也提供水,猪在采食时可将水放入料槽中,料水混合为湿料后采食。也可通过单片机、传感器控制技术实现下料量和下水量、搅拌的主动控制。
养猪场粪污处理技术
畜牧养殖业尤其是规模化养猪场发展很快,且规模越来越大,但粪污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不能忽视。实践证明,通过采取技术措施,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可以达到粪污有效处理、资源有效利用的目的。 1、养猪场环境污染分析
长期以来,养猪场粪便处理一直采用简单露天堆放,然后再低价卖给农户,用于肥田。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进入夏季,蚊蝇肆虐,又可造成疾病的传播,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生产安全,又污染着当地环境。
1.1猪排泄物多,污染大:据统计,1头猪的日排泄粪尿达6kg,年产粪尿约达2.2t。如果采用水冲式清粪,1头猪日污水排放量约为30kg。据测算,成年猪每日粪尿中的生化需气量是人类粪尿的13倍,若发生污染即可达到严惩污染程度。可见猪排泄物构成了很大的污染源,若处理不当将会给周围环境带来危害。
1.2异味熏天,臭气多:由于粪污排泄物带来臭味,直接影响到周边空气质量,造成对大气的污染。据测定,一般千头以上的猪场,如果不做粪便处理,可在周边3km以内闻到臭味。由此可见养猪场臭气的产生严惩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1.3传播人畜共患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1958年),可由猪传染的人畜共患病有25种,这些疾病的载体主要是家畜粪便及其排泄物。最常见的有猪瘟、猪丹毒、副伤寒、布氏杆菌、钩端螺旋体、炭疽等。
2养猪场污染治理及有效利用对策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要求,实行“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和减轻化”的原则,要以养殖场粪污为对象,进行污水有效处理,资源化利用,粪便生产生物有机肥,粪水生产沼气进行发电,从而达到治理环境、粪污利用和再生能源的目的。
2.1粪污无害化处理
2.1.1粪水理化性质:悬浮物20000mg/L;化学需氧量10000mg/L;生化需气量10000mg/L;pH值6.95。 2.1.2生产工艺概述:该工程采用的工艺路线为,粪水由贮罐通过离心泵打入调节罐中配料、调节温度、调节pH值,再由离心泵打入IC反应器进行厌氧发酵,厌氧发酵的消化液经好氧处理达档排放或猪舍二次冲舍。产生的沼气由直通管道,经水封器、脱硫器、气水分离器,送到沼气发电车间,并网发电。污水经过采用前处理+IC反应器,确保出水达到有关环保要求,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的规定,以达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2厌氧发酵沼气发电:国外从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气体发电研究,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各生产厂家通过自行研制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始应用气体发电,到目前为止,这项技术已经成熟。1立方为沼气可发电1.5度,并且在自动化程度、防暴程度、机组寿命及简化操作待方面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各种大、中、小型机组已在许多垃圾处理厂投入使用,效果良好。厌氧发酵沼气主要是对环境有利,投资比较大,没有直接经济效益,但沼气发电运营后,可解决养殖企业部分用电,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2.2.1厌氧发酵:厌氧发酵工程采用内循环厌氧处理技术。IC反应器的容积负荷是普遍使用的UASB反应器的4~5倍,它的容积也只需UASB反应器的1/5~1/4,其造价自然要比UASB反应器低得多。IC反应器还有其他一些优点:它不仅能够处理浓度较高的有机废水,也适合于处理浓度较低和温度较低的有机废水,IC反应器耐冲击负荷的能力强,当长时间停止运行时,又可迅速地启动。
2.2.2工艺流程:采用中温内循环(IC)厌氧发酵工艺的流程图如下: 冬季预热,夏季冷却,输送到贮罐中,由离心泵打入调罐中,与IC反应器的一部分出水混合进行配料,料液温度控制在30℃左右,再由进料泵打入IC反应器中厌氧发酵。调节罐溢流的消化液去好氧工段,产生的沼气输送到澡气发电车间。
2.3全天然有机生物肥工程
2.3.1全天然有机生物肥:采用常温常压下的开口发酵方式(车间内),通过加入特定的有益生物菌群,根据菌群需要控制调整碳氮比和多次发酵的方法,利用猪粪生产出肥效高、无污染的新型有机肥料。既节省大量的能源,又防止了生产过程中氮素的损失,提高了肥效。彩这种工艺生产出来的有机肥料,养分含量高,体积小,劳动效益高劳动强度小,无害化程度高,使用中无污染,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有机肥料的问题。“全天然有机生物肥”不含任何化学制度剂,营养全面,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作物的生长;适应性强,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壤和作物,对土壤有改良作用;能够提高作物的品质,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既可还田,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又可销售创利,缓解环保投资给企业带来的困难。 2.3.2工艺流程:有机粪→粪便配料→预混→第一次发酵→检测→第二次发酵→粉碎→包装出厂(还田)。
3环境保护和节能及生态评价
3.1环境保护作用
3.1.1厌气发酵沼气发电工程:好氧处理过的水、化学需氧量(小于400mg/L)达到环境要求;废气在密闭的容光焕发器产生,在管道中输出,无泄露外排;发电期间所产生的废物无污染。
3.1.2生物有机肥工程:生物有机肥,采用常温常压下的开口发酵方式,通过加入特定的有益生物菌群,生产出高效无污染的新型有机肥料。这种肥对碱性土质有很好的改造作用。生物有机肥场运营后,可将养殖场产生的猪粪全部加工成生物肥,彻底解决了露天堆放、自然发酵给环境带来的破坏问题。
3.2节能作用:沼气发电工程是创造新能源,并予以充分利用高效节能的项目。1立方米沼气可相当于1kg标准煤的燃烧值。但沼气用于发电的效能更大,所产生的热值是煤的燃烧值的3倍,所需的原料粪水无需外购,既直接为国家节约一部分电能,又减少了粪水直接排放给环境造成的危害。生物有机肥工程所产生的有机肥所需原料来自养殖场的猪粪,经过加工成有机肥,可为企业获得一定利润。
3.3生态作用:从农业可持续发展出发,采取环保措施,处理后的粪污达到了“畜禽场污染排放标准”,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对大气和水资源的污染。生物有机肥的使用,有利于改善土壤和水体的生态环境。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